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王修智:中国传统文化之师道(7)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两个最关键的要素。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在处理这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接受教育的意愿起着制约作用,也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孔子和其弟子堪称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对他尊重敬仰,亲密无间。《学记》提出:“亲其师,信其道”。《师说》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1918-1970)也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都充分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的组织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从“学”的角度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从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上来看,则是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师生间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尊重,无拘无束,教学相长,平等对话,互敬互学,在这样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使教师与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身上最能体现师生平等的关系。《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在和他的学生谈到颜回时,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问子贡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不如他,我自己也不如他。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孔子不以圣人自居,和学生完全处于一种平等地位。
    在《论语》中,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是贯穿全书的一个特征。《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孔门的老师与弟子围坐一起,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这是孔门最常见的一种讲学方式。而此时,子路发言总是带有侠勇之气,而颜回的讲话谦虚、谨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有所得,教师也有所得。
    2、尊师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爱护学生是期望他们承担起建设未来的重任。教师要把爱的高尚情感投给所有学生,期望所有学生都能成长进步。
    孔子高扬“有教无类”的旗帜, 这是师爱的最高境界。他把师爱普及于每一个学生,所收学生不分贫贱,不分老少,不分智愚,不计前科,而且聚弟子三千之众。可见,孔子是本着一颗仁爱之心为平民办学,在下层中“诲人不倦”,这是何等高尚神圣的师爱情怀啊。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互相尊敬,吃住在一起,感情深厚,关系融洽,情同手足。孔子弟子颜回之死令孔子伤痛至极,倍感遗憾。《论语·先进》记载,“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蹇、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感伤。他和学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兄弟之情。孔子赢得三千弟子的信赖,并取得辉煌的教育成果,与他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是分不开的。
    爱是相互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学生又必须尊重教师,信赖教师,依靠教师。《学记》提出:“师严而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古时天子上朝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则面东,教师面西,不以臣子相待,以表示尊师重道)”,“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君主尚且可以不以臣下之礼对待老师。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来自于教师的渊博学识、高尚的品行和崇高的威望。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一种威严而信服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在《论语》所纪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不愧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对孔子不倦的教导很感动。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的感叹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也只有像孔子这样的老师,才获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描述。孔子的弟子曾陪伴孔子周游列国14年之久,足迹遍布卫、陈、蔡、曹、宋、郑、楚等国。在陈、蔡曾被兵马围困,绝粮7日。所到之处,不受欢迎,到处碰壁,被人骂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如丧家之犬”。尽管如此,他的弟子们仍始终跟随左右,不曾有半点异心。孔子逝世后,学生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学生们深深怀念着这位伟大的父亲般的恩师。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与弟子之间深挚的师生感情。
    我国古代曾经流传下许许多多尊师敬师的感人故事:
    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福建人。自小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后中进士。当时,程颢、程颐讲孔孟之道,洛阳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都没有去,在颍昌拜程颢为师。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程颢去世后,杨时在卧室设灵位哭祭。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师程颐。一天,他去看望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休息,杨时就侍立门外。当程颐察觉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但他依然站在那里。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桓荣生病,明帝亲自登门看望,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第四次出巡,乘着车辇,浩浩荡荡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路上,秦始皇不觉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第一次授课讲的就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要治理秦国,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后来,听说老人家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马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思绪万千。然后,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李斯问他为何跪拜。秦始皇说:“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计划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鞋。老翁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话,5天后天刚亮,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赶到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拂袖而去。这下张良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午夜便来到桥上。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并从袖中拿出一本书,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3、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就是群体成员在心灵上的协调一致与互相谅解。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心理相容会造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良好的情感作用,对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关系。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近的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在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双向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建立起友好、理解、亲近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环境。所以,要创造条件,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综观孔子的育人生涯,他从来没有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多么神圣。相反,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也从来没有把“师”的地位绝对化,他认为“能者为师”。由于每个人都有长于别人的地方,因此教师的角色不是完全固定的,师生有时也会发生角色转换,从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心理相容还包括教师要善待后进生,发扬孔子的“恕道”精神。孔子给后人树立了一个良师的形象。《论语·阳货》论述“仁”的含义是“恭、宽、信、敏、惠”,把“宽”放到了第二位,《论语·里仁》也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教师要以宽厚的胸怀,善于与性格、品行、智商有差异的学生,甚至后进生实现心理交融。《论语·述而》提出:“与其沽也,不保其往也。”即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灵中还有善的一面,不能因为他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而是着眼发展,既往不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陵暴孔子。”子路对孔子不礼貌,但孔子并不计较,而是循循善诱,感化了子路。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们。那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
    4、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互切互磋、教学相长,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教育教学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师生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品德修养的提高,不能单靠教师的传递,还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体验、修炼。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提高觉悟的启迪者。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与思考。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知识学问是广阔无垠的。一个再好的老师,他的知识往往也存在局限性。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说明,教师尽管闻道在先,但并非尽知天下之事。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
    对于教师,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善而从之。对于学生,孔子认为“后生可畏”,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荀子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也体现出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老师应虚心向后辈学习,学生也会后来居上超过老师的思想。教师要善于根据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思路、修正教学方法、完善知识结构,这就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