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道观的思想内涵 从古圣先贤对师道的论述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师道观的大体轮廓。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下传统文化师道观的思想内涵,也就是如何处理有关教育的四大关系。 (一)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推动。一个繁荣的社会必须充满高素质的人。培养高素质的人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学会如何做人,乃人生之第一要事。而传统文化恰恰是“齐之以礼”的文化,是教化人的文化。可见,社会依托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的根本。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种现象,即从先秦开始,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们往往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教育。教育成为古代政治、经济最后的希望。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同样如此。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教育是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和实现理想政治的重要方式。孔孟也都把希望寄托在教育身上。孔子认为,教育本身就是政治,教书育人是影响政治、实现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 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教育同样受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所支配,要受他们的思想所支配,受他们的经济力量所支配。 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规定谁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规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比如,在孔子以前,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教育完全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所谓“学在官府’是这一时期教育的显著特征。再如,孔孟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即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其教学内容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别推崇“孝悌”教育,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决定的。《大学》提出:“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同时强调“上所施,下所效”,只要统治者做出表率,百姓自然就会跟从、仿效。这样就会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中国古代教育以国家办学为主,教育设施与行政设施相适应,地方官吏既是行政长官又是万民的教师,担负着本地教化重任,负责向中央推荐人才,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阶层,教育本身显然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就是与选拔和培养统治人才的科举制度相适应的“政教合一”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巨大反作用。政治、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又对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教育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政治服务。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齐鲁两国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史记》有“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等记载。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与当时两国的文化教育极其发达相联。 从教育为政治服务方面看,孔子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传播到弟子、民众中去,这样就会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尚传播开来,就会影响社会风气,影响政治,这本身就是为政。从孔子培养弟子的目标看,强调“学以致用”,就是按照从政的标准来培养的。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也就是说,他的弟子已经具备了果断、达理、多艺这些品质,达到了从政的标准,有机会的话,完全可以去从政。 从教育为经济服务方面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不仅要努力发展经济,使百姓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即“庶—富—教”的思想。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由替他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表明孔子把人口、富庶、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基本要素。千百年以来,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儒商闻名全国,为齐鲁大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儒商,就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而渗透到儒商骨子里的正是儒家教育所倡导和躬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其中 “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诚信”,是决定商业经济成败的关键因素。 荀子更是把教育提高到了决定国家政治经济兴衰的高度。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 3、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人,才有人类社会,才有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孤立的、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什么是人?《尚书·周书·泰誓上》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首先属于天地生化而成之万物,也是万物之中最秀灵者。 儒家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教育入手,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这一点是有其深刻意义的。周朝的“礼崩乐坏”,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缺失,是人心缺乏治理而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把重视“人”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主要原因。儒家关于治理人心、和谐人伦关系的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强调,教育是改变人之本性、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而且孔子本人的智慧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的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侧重于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的“大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又有侧重于技能培训的“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治学态度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教学方法则是“因材施教”、“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教学。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即所谓圣人、君子、仕、成人。《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孔子教人总是从孝悌忠信入手,最看重的则是“孝”的教育。《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儒家对人的教化的根本是“孝”。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因此,理解了“孝” 这个字,也就理解了儒家育人思想的精髓。从“孝”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孝”这个字的含义就是说,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两个。如果有“两个”这个观念,那就不是孝了。中国人祖祖辈辈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外国人不理解,他们不懂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理。中国人祭祀祖先,远祖不忘,对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儒家从纵的方面讲“孝”的教育,从横的方面,则讲兄弟之间的“悌”,并把它推广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孝悌教育做好了,自然“做人”就没有问题了,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就会井然有序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