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宋代书院的兴衰--兼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发展两次循环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世纪中国 佚名 参加讨论

    书院是五代时期开始出现的教育机构。目前学术界对书院的情况还研究得不够清楚,对书院教育的发展更缺乏规律性的认识。本文主要探讨宋代书院的发展过程,并试图以此为出发点,简单勾勒从五代到清朝书院发展的基本线索。
    书院在宋代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宋代书院教育的萌芽时期
    以教育为基本职能的书院是在宋朝建立之前不久才出现的。五代时期(907--960),连年的战争和动乱破坏了大批学校,因而一些信奉儒家教化理论的人建立起书院,以弥补学校数量的不足。这时书院很少,都以培养学生参加科举为基本目标,同一般学校并没有太大区别。关于五代时期书院教育最清楚的记录见《范文正公别集》:窦禹钧先后担任州郡支使判官和后周户部郎中。他在自己家的南面建立一所书院,有40多个房间,藏书几千卷,聘请儒士任教。他的5个儿子都在这里学习,另外不论相识与否,任何有志于学的人都可以到这所书院读书。窦禹钧为贫穷学生提供费用。结果他的儿子全部科举及第,这所书院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为重要官员:"凡四方之士,由公之门登贵显者,前后接踵。"
    宋代书院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太祖朝(960-976)至仁宗朝(1022-1063)前期。这是宋代书院教育的萌芽时期,实际上是五代书院发展的延续。这时中央和州县学校非常萧条,书院的数量也很少,全国大致先后出现过10所左右。 这些书院的情况都很不稳定,兴废不常。
    先看官办书院。五代时期,两位僧人在岳麓山下建了一所儒学。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知潭州朱洞和通判孙逢吉加以扩建,兴办了岳麓书院,有5个教室和 52个房间。 不久,二人离去,继任的地方官不予支持,"诸生逃散,六籍散亡",书院很快就停废了。
    过了20年左右,李允则知潭州,在咸平二年(999)重建了这所书院,招收学生60多人。咸平四年(1001)三月,朝廷批准李允则的要求,赐予岳麓书院儒家经典和注疏,以及《史记》、《玉篇》、《唐韵》等书籍。书院需要这些经书、史书和韵书,说明它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经学、策论和诗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这时全国学校教育十分萧条,因而岳麓书院显得很突出。作为支持文教的一种姿态,真宗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召见了书院山长周式,授予他国子监主簿的官衔,以示表彰。这个官衔并不是周式的实际职务,而只表明他的俸禄和在官员队伍中的地位。周式带着这个官衔继续担任岳麓书院的山长。
    五代十国升元时期(937-942),南唐政府在庐山白鹿洞办学,叫"白鹿国庠",由精通经术的教师任教,并拨给良田几十顷,学生常有几百人,都享受丰裕的伙食。开宝八年(975),宋朝攻灭南唐,白鹿洞还有学生近百人,宋朝没有接管,于是这所南唐的官办学校变成了私学。因为这时书院是不列入地方学校系统的教育机构,所以"白鹿国庠"改称"白鹿洞书院"。太平兴国五年(580),洞主明起提出把书院交给政府。六月,朝廷加以接管,于是它又恢复了官办性质。宋朝任命明起为褒信县主簿。这也只是一个表示等级的官衔,而不是实际职务。县主簿同岳麓书院山长获得的国子监主簿地位相差非常远。这时宋朝社会比较稳定,政府不重视教育,收走了书院的耕地,却不给它任何帮助。白鹿洞书院无法继续提供膳食,学生纷纷离去,校舍逐渐倒塌,书院不久就停办了。
    再看私立书院。这时的私立书院有两类。一是士人建立的,由创办者亲自执教。这类书院经济条件往往比较差,规模不大。例如真宗时期(997-1022),侯遗在三茅山开办茅山书院,自己设法为学生提供膳食。天圣二年(1025),朝廷批准地方官的请求,赐予这所书院庄田三顷,以解决学生的食粮问题。
    第二类是富家大族办的书院。南康洪氏是一个几代聚居的大家族。他们修建雷塔书院,购置了大量的图书,并为学生提供丰裕的伙食。"竹简韦编,将敌秘书之富", "厨廪益丰,弦诵不辍"。据说一次科举,这所书院的学生及第的超过10人。
    综合史籍的记载,我们看到,在北宋前期的80多年,书院还是新出现的教育机构,朝廷还没有加以控制。官办书院和私立书院旗鼓相当,官办书院教师的名称和地位都不一致,所有书院都根据科举的需要设置课程,在教学上并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宋代书院教育的沉寂时期
    宋代书院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仁宗朝(1022-1063)中期至高宗朝(1127-1163年)。这是宋代书院教育的沉寂时期。
    仁宗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中国古代统治者一直把教育视为控制人民的工具。于是,学校又受到重视,州县学大批涌现,而各地书院则迅速衰落。中国古代早就形成了完整的地方学校系统,而书院这时出现不太久,还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在当时人眼里,各地应该有州县学,却不一定要有书院。因此,官府将一些书院改成州学。例如景?三年(1036),朝廷批准衡州建学.当地政府就将私立的石鼓书院改为州学。 州学和县学兴起之后,管理较好,又有比较充裕的钱粮供给。于是士人纷纷离开兴废不常的书院.转入州县学。有些书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闭的。 到仁宗朝(1022-1063年)末年,北宋前期比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了。以后一个世纪,太学和州县学等传统的官办学校在教育领域独领风骚,而书院却变得默默无闻。
    熙丰时期(1068-1085),神宗、王安石发动改革,受到广泛的反对。朝廷决定进一步发展和控制太学和州学, 以培养拥护改革的官员。熙宁四年(1071)三月,朝廷开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取代原来地方官选用的教师。为了统一士人的思想,朝廷利用政权的力量削弱书院和县学,以加强这些教授主持的州学。熙宁七年(1074)四月,神宗命令:"州学已差教授处,管下有书院并县学旧有钱粮者,并拨入本学。" 这对当时已经相当衰落的书院教育是一个新的打击。如果书院所在的州有了朝廷派出的教授,它就很可能要被并入州学。
    为了标榜改革和压制不同意见,徽宗、蔡京将神宗、王安石的措施推到极端。他们把全国州县学和太学联成了一个统一的升级系统.并在崇宁三年(1104)正月宣布,只有州县学和太学的学生才能参加科举。 从大观元年(1l07)至宣和二年(1120),朝廷干脆用太学的考试完全取代了科举。 因此,从崇宁三年到宣和二年,普通士人除非进入受政府严密控制的州县学和太学,否则就不能进入官员队伍。 这种做法断绝了书院学生上升的道路,对书院教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宋代书院教育的复兴时期
    宋代书院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孝宗朝(1162-1189)和光宗朝(1189-1194)。这是宋代书院教育的复兴时期。
    从汉朝到唐代的儒经注释到北宋中期已经显得非常过时,因而宋朝的思想家纷纷批判旧观点,提出新解说。这些新的经学理论包括理学和王安石的学说。后来神宗朝(1067-1085)把王安石的学说定为正统理论,压制其他学派。理学在北宋后期大部分时间里都被视为异端。朝廷的蛮横行为激起人们对王安石学说的普遍反感,加上王学在理论上的不成熟,所以在腐朽的北宋政权被金朝轻易打败之后,王学就失去了统治地位。南宋前期,科举和正统的官办教育又重新使用过时的汉唐旧注疏。高宗时期(1127-1162 年),由于理学家反对同金人讲和,他们的学说仍然受到压制。孝宗朝(1162一1189)是南宋政治最清明的时期。虽然统治者不喜欢理学,但对理学家的活动没有直接干涉。光宗(1189-1194)继位后,朝廷的政策仍然比较宽松。南宋的四位理学大师朱熹、张?、吕祖谦和陆九渊都活跃在这30多年中。他们和理学的信奉者们修复和建立了一些书院.作为传播理学的基地。
    刘珙是理学家刘子?的侄子和学生、朱熹的师兄。乾道元年(1165),刘珙知潭州,决定在废墟上重建岳麓书院。不到半年,书院落成。刘珙请平民理学家彪居正担任山长,请离任为父亲守丧的理学大师张?任教,招收学生20人。淳熙十五年(1188),信奉理学的安抚使潘 对书院进行了扩建,将学生名额增加到30人。 绍熙五年(1194)五月至八月,朱熹知潭州。他到岳麓书院视察,对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又选自己的学生黎贵臣到岳麓书院担任讲书,扩大理学的影响。
    在此之前,朱熹在淳熙六年(1179)初至淳熙八年(1181)三月担任路级行政长官权发遣南康军事。他一到任,就调查白鹿洞书院的情况,不久找到书院的遗址,马上下令重建,书院在次年三月落成。 他亲自担任书院的"洞主",在教学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他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规定了书院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他亲自作聘书,为书院选任教职人员。书院第一次上课,朱熹登台讲授《中庸》。白鹿洞离郡治有10多里路,每十天官员例假,他都到书院,把整个休息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
    由于后来朱熹名望很高,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时是宋代书院的鼎盛时期。事实上,因为朝廷不喜欢理学,不支持理学家开办书院,朱熹等人处境不好,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攻击。在这些困难的情况下,各地书院教育的规模既不能与北宋前期书院衰落之前相比,更不能与南宋后期朝廷支持理学之后相比。前面列举的数字已经表明,这时复办的岳麓书院,学生比北宋时要少得多。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度损其旧十七八",建筑规模可能还不到北宋时的三分之一。 北宋初,这所书院有学生近百人,而这时只有一二十人。 朱熹重建这所书院时,还特别向朝廷表白,土木工程很小,"不敢妄有破费官钱,伤耗民力"。 了解这种情况,有助于认识理学家顶住各方面压力,坚持发展和宣传自己学说的顽强精神。
    综上所述,在孝宗和光宗时期,朱熹等地方官为了传播理学,重建了一些著名书院,使宋代书院教育引人注目地复兴起来。他们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书院建设,使书院的教学和用人制度逐渐成熟。由于理学家的顽强努力,这些书院引起了朝廷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它们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私立书院,公私书院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时朝廷不赞成理学,各个理学家的观点和教学方法也很不相同,朱熹等人重建的书院虽属官办,却多少带有私人讲学的色彩。这是宋代书院教育最有特色的时期。
    四、宋代书院教育的极盛时期
    宋代书院发展的第四阶段是嘉定(1208-1224)至宋末。这是宋代书院教育的极盛时期。
    宁宗继位后不久,宰相赵汝愚和支持赵的侍讲朱熹就被排挤出朝廷。宁宗和外戚韩?胄指斥理学为"伪学",把赵汝愚、朱熹和一批同情他们的官员、士人说成是"伪学之党",加以压制打击。但宁宗、韩?胄的统治使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在金朝大军入侵的情况下,宁宗不得不杀死韩?胄,改变原来的统治政策。理学开始得到朝廷的肯定。于是,过去受压制的理学家和信奉理学的官员便积极进行书院建设,全国书院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发展。
    理宗朝(1224一1264年)以后,理学被定为唯一的正统学说,受到统治者极力推崇。书院教育也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理宗大力支持书院建设,亲自为许多书院题写了院名。发展书院教育成了地方官博取名誉地位的重要手段。官办书院很快就遍及全国。每个州一般都有一所官办书院,有的州建立了两三所。不少县也办起了书院。很多官员和学者还办了私立书院。
    于是朝廷将书院纳入全国的官办学校系统、从景定元年(1260)起,中央政府向每个州派出一名书院山长,规定担任这个职务的必须是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 在景定三年(1262)或四年(1263),朝廷将担任书院山长的条件提高到跟州学教授一样:"山长应注有出身,应格合入教官,及经任合注教官人"。 由于朝廷向各州派出山长,州级书院就成了官办地方教育的法定组成部分。既然山长和教授的人选完全相同,书院和州学的教育就不会有太大差别了。
    在孝宗和光宗时期,书院是朱熹等理学家对抗朝廷正统教育,宣传自己学说的阵地。但在南宋后期,理学已经变为朝廷的正统学说,成了国子监、太学和州县学教育的中心内容,书院教育在这方面已经没有多少特色。理宗时期(1224-1264),潭州在岳麓书院南面建立了岳麓精舍。潭州州学的学生每月参加测验,以成绩积累学分,积分达到"高等"就升入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的学生也通过每月的测验积分,达到"高等"就升入岳麓精舍。当地人称他们为"三学生"。 潭州州学、岳麓书院和岳麓精合组成一个升级系统,可见书院和州学在教育上的一致。
    南宋后期,虽然私立书院也有显著发展,但已不能与官办书院的强大势力抗衡。官办书院成为书院教育的主流,而私立书院只是官办教育的附庸。事实上,这时私立书院几乎毫无例外地向官办学校靠拢。永丰县士人黄惟直开办的龙山书院,从成绩考核到伙食供给都完全模仿州县学,以培养学生参加科举为目标,平时由黄惟直讲课,考试则请县官或通过了科举考试的人主持,仿效官学,唯恐不及。 应氏家族建立的翁洲书院完全依照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方针安排教学,"讲肄程式一遵晦庵朱文公白鹿洞规。"
    五、余 论
    过去有些研究者把书院教育神秘化了。其实最早的书院是1弥补官办学校数量的不足而出现的,主要办学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参加科举。在被纳入朝廷正统教育体系之前,宋代的书院教育在孝宗和光宗时期有一定的特色。但在南宋后期受到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之后,书院和其他官办学校已经没有多少区别。元朝继承了南宋后期的政策,把书院列入全国官办学校系统,书院教育完全没有特色。
    在明代,书院没有列入官办教育体系,不受全国统一制度的控制。王守仁等思想家和政治家曾开办书院,宣传自己的理论和主张,对抗朝廷的正统学说,批评朝廷的弊政。书院教育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结果明朝廷一再对书院进行打击。清朝在雍正十一年(1733)开始建立全国的官办书院系统,把书院教育作为国家正统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从此官办学校的弊病都出现在书院教育之中。到十九世纪后半叶,清朝严重腐败,府州县学普遍停止教学,书院更成为落后的传统教育在全国各地的最后堡垒。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五代、宋朝和元朝。第二阶段是明朝和清朝。每个阶段都是一个书院从独立于官办学校系统之外到被纳入正统教育体系之中的发展过程。但第二阶段的结束不是新一轮循环的开始,而是传统书院教育的灭亡。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改革派领袖康有为指出,全国绝大多数书院都是教习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和试帖诗,"师徒万千,日相率为无用之学"。根据他的建议,朝廷在决定取消科举中的八股文考试之后,又宣布废除全国的官办书院系统,仿照外国制度建立现代学校体系,将省会的书院改为"高等学",郡城的书院改为"中等学",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 变法失败后,这些决定被推翻。
    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楚表明,再不改革,清朝就要灭亡。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和八月,朝廷再次下令废除八股文考试,将全国省会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府和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和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中国传统书院的发展到此结束,中国传统官办教育体系被全国性的现代学校系统所取代。书院的废除标志着落后的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灭亡,这个事实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原载《学术研究》1995年第6期)
    作者:袁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