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因为喜欢袁腾飞的课而喜欢上历史,他上课时的细节成了这个吧里经久不衰的谈资。比如,“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坐着上课,一旦他站起来,就要讲段子了。”还有人观察到,“他用粉笔写完字必定要拿湿巾擦手,多半有洁癖。而且老师的书巨干净,一个标注都没有,可他却能准确地告诉你该在哪里画重点。”这些都被看作是“牛人”的一面。 因为记满了“袁腾飞语录”,历史课本成了这些学生唯一不在高考后处理掉的教科书。 一位今年的考生直到高考前还在报班听袁腾飞的历史课,作为理科生,他原本高一之后就不用再考历史了。还有一位女学生,即将进大学学财会了,却还想着要报“袁sir”的暑期班。 小雯(化名)是西城区一所区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高考前一个月,她放弃了欣赏昆曲《牡丹亭》的机会,赶去上袁腾飞的最后一节课。她想报考历史系,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 但是这个让小雯“爱上历史”的老师并不赞成她的选择,他告诫小雯,学历史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 “又一个孩子被我引上了歧途。”在得知小雯已经考上历史系文物和博物馆管理专业之后,袁腾飞摇了摇头。 而他自己则是在18年前被保送进首都师范大学时走上的“歧途”。当时的高三学生公认面前有三条道:外语是金道,数理化是白道,文史哲是黑道。袁腾飞选择了“黑道”。由于生长在没有过多娱乐活动的年代,他小时候就以听评书、看连环画、读传奇故事为乐,因此迷上历史。 尽管对历史感兴趣,他却从未想过要当历史老师,大三时一度想去卖保险。直到有一天,系里有位先生说,“你去教书会很有潜力。” 其实袁腾飞第一次给学生讲历史是一次很失败的经历。大一时,他给一个初中历史兴趣小组讲北京历史。头天他在宿舍里试讲了好几遍,没想到第二天一上课,学生根本就不爱听,“我那时上课特别木讷,照本宣科,就想把知道的都告诉他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