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易筋洗髓经》是禅武思想和谐统一的一本武学经典,它系禅宗祖庭少林寺的镇山之宝,达磨祖师在离开少林时把它传给了二祖慧可,此后几经法脉传承的辗转流传,在世间掀起了迅猛的学习之风,但同时在流传中也留下了后患。如今有人传闻《易筋洗髓经》系道家经典,褒贬不一,对少林武术和禅宗思想也有了毁谤之言说。对于《易筋洗髓经》为何会被误解为不是佛家所说的经典,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经典来源记录在历史文献中的匮乏。二是因为经典在流传中的内容修改和传授者的思想指导偏差所至。三是因为佛家和道家以及传统文化许多思想在《易筋洗髓经》中的渗透。 【关键词】易筋 洗髓 禅武 传统文化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人文思想的的主流,佛家的《易筋洗髓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禅宗自达磨祖师西来后“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把佛教文化传入了中国并迅速发展,成了现今最多学佛的一个国家民族。佛法止观思想是禅宗的修学心要,也是成就大乘佛果的根本,在行住坐卧中缘于当下的一念心中,参透生死而契入觉悟的圣者之境,是《易筋洗髓经》的主体精要,也是禅武和谐的一种载体。《易筋洗髓经》经过了广泛的流传后得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完善的契合了中国历史朝代的背景文化,圆融了儒、释、道以及诸多国学思想,把一部禅武学说典籍演变成了历史文化的缩影,这正是佛法博大精深的包容体现形式。辨析《易筋洗髓经》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更加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层次和认识,在文化中找到《易筋洗髓经》的真实内涵。 一、易筋洗髓经的始创者 1、达磨祖师和易筋洗髓经 清、周述宫编撰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记载了慧可的序文 :“禅宗二祖慧可在少林石壁上作序曰:《易筋》、《洗髓经》,俱非东土之文章,总是西方之妙谛。不因祖师授受,予安得而识之,又乌自而译之也哉…… 予得师传,行易筋已效。将易筋原本一帖,藏之少林壁间。俟有缘者得之。惟洗髓一帖,附之衣钵,远游云水……依经详译于后,并为序言于前,以俟智者之玩味而有得也。释慧可谨序。” [1]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亦是印度武功盖世的皇太子,他博学多闻而且精通中国文化,被奉为东土的禅宗第一代宗祖。达摩祖师来东土传法,与梁武帝有过数面之缘,但是因梁武帝对达磨所说的“所修无功德”,佛法圣教的第一义谛 “廓然无圣”一说不欢而散,后来住锡少林寺石洞中面壁九年,使禅宗一脉广为流传。达摩尊者传授佛家的禅修大乘法,看见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一套静功(洗髓经)、动功(易筋经)用来修行锻炼用功办道。由于后期禅宗源流发展偏颇于大乘教理的阐发,静功的练法在历代传授过程中逐渐失真,如今在修习静功方面只是以参话头为主了。而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直到今天的少林派易筋经的传授,早已是远离了祖师当初教授的真正用意了。 达磨传法于二祖慧可后,从此不知去向。《洗髓经》原文说:“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2]如是我闻是诠释佛法如同佛亲口所说的佛法真谛,从原文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易筋洗髓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传授给须菩提,后来长期在佛家内部代代相传,最后传到了达摩手里,由达摩携来中国的佛家真经。当时印度和其他国家由于国家之间的争斗也是提倡以习文练武来安绑治国,佛陀时代的释迦牟尼年轻时是位武功盖世的王太子,其门下弟子也有不少武术高超的王子。《易筋洗髓经》中包含了佛教大乘佛法思想和古印度瑜伽修行的内容,释迦牟尼对佛弟子的传心口授,系统完善将佛法和修习瑜伽行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其弟子和信徒们更相传授。直到以后佛教内部的流传过程中,历代宗师对其的有所增益,故发展成现在的《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2、历史流传中的三家说法 由于《易筋洗髓经》的博大精深,在流传中又较为广泛,修学的人特别多,学徒们在修学中由于没有把握到《易筋洗髓经》中深奥的佛法内涵,无法证悟到象达磨祖师和佛的那种意境,从而稍稍偏离了佛道的根本。后人在修学中夹杂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受其他民间文化的熏习,篡改了《易筋洗髓经》的原始内容,演变出新的学习心法,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易筋洗髓经》的面貌了。对于现在所传的《易筋洗髓经》作者是谁之说,说法有三: (1)、《易筋洗髓经》系达磨祖师亲口所传,因达磨不离文字,而口授于二祖慧可,由慧可笔录而作。 达摩传易筋、洗髓二经说:清代傅金铨校订的道光版《易筋经》,其序言开篇即谓“昔达摩大师著《 洗髓》、《 易筋》两经,而传于少林者惟《易筋经》,此非徒夸神勇于绝技也。”[3]达摩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19年)从南天竺国来中国传法,安栖嵩山少林寺,后人尊其为禅宗初祖。据《指月录》记载:“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言所得乎?’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持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闷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彗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4] (2)、《易筋洗髓经》是少林僧侣借达磨之名而造,为让禅宗武术在后世中更加方便入世故,实乃招摇之举。 《易筋经》为少林僧侣改编说:在《景德传灯录》、《高僧传》等佛教典籍中,都找不到达摩传《易筋经》《洗髓经》、创少林拳法的记载,更无二祖慧可或般刺密诲翻译此二经的证据,但少林寺僧侣对《易筋经》、《洗髓经》的创编有历史贡献这确是实录的。 达摩所传的禅宗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自隋唐以来寺院僧侣众多乃是全国著名寺院。禅宗修持多以静坐为主,坐久则气血阅滞易范腰椎疾病,而武术、导引术正好有活动筋骨的功效。六朝至隋唐间河南高山一带盛传的武术及导引术,是少林寺的僧侣集团取之以活动筋骨习武健身修行的一种方法。由于南北朝时期佛道相之争,佛教的僧侣托名佛教祖师所传,才公开传授《易筋洗髓经》。少林拳法本仿自于华佗之“五禽戏”,后金元时的觉远上人、白玉峰,明代的李镜原、滕黑子等一些武学大师,不断综合各派武术,创出新功法,其中就包含了《易筋经》、《洗髓经》的很多基本动作。《易筋经》中的《膜论》,《洗髓经》中的《四大假合篇》等,也确实掺杂了许多印度佛教成分;经文中除道教的长生之说,又夹进大量的佛教用语,足以证其曾经佛教僧侣集团改编过。[5] (3)、佛家借用了道家追源经典而做的《易筋经》,《易筋洗髓经》乃明朝宗衡道人所著的道家学说。 《易筋经》出自天台紫凝道人说: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明朝天启四年紫凝道人的《易筋经义》称此书传于绍黄两家,并历数禅家、宗门、金丹、清净、泥水诸术语。在此武术史家认为经出明人道家手笔,而非佛家所创的语汇之说。“又六朝时流传有《汉武帝内传》等小说,载有东方朔“三千年一伐毛,三千年一洗髓”之神话,方为仙道所熟知。”“清代凌延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表述的是道家练气求长生的一种理想。《易筋经》中有“配合阴阳法”,是用少女少妇按摩,甚至还有类似于道家房中术的内容,以及《易筋经》第一次出现时是由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公布的这些事实。”[6] 关于明天启四年《易筋经》李靖序一文中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后人认为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对禅悟的譬喻,并非实指,其内容实际是对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达摩与诸弟子的心法传印。 3、鉴定真伪之说 《易筋》熔儒、释、道于一体。它以外练筋骨皮的动功为主,,并配之以静功为主的《洗髓经》,互辅互补,相得益彰而且它在我国久为流传。易筋经虽渊远流长,究其源头在哪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道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胡字琛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资料室,先后查阅了大量图书和史料,寻觅其源头,挖掘其线索由于尚未发现有关易筋经源流确凿的实证材料。[7]在现在广为流传最为权威的典籍有清周述宫所编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少林空悟法师嫡传弟子项扬惠等编的《达摩洗髓易筋经》、,明宗衡道人所著李鸿江校译的《白话少林易筋经》、以及《易筋洗髓经》原文等。 (1)、《易筋》《洗髓》经的真说 据般刺密谛的引文中可以看出易筋为达磨所作的说法。“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8] 另外从慧可的序传中可以确定真经之说。在清周述宫所编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文中提到慧可译《序》曰:“《易筋》、《洗髓》,俱非东土之文章,总是西方之妙谛。不因祖师授受,予安得而识之。……予何人斯,幸近至人,耳提面命,顿超无上正传正觉。得《易筋》、《洗髓》二帙。……予得师传,行易筋已效。将《易筋》原本一帙,藏之少林壁间,俟有缘者得之。惟《洗髓》一帙,附之衣钵,远游云水。后功行至,果获奇应,曾不敢轻以告人。又恐久而失传,辜负祖师西来之意。于是不揣鄙陋,翻为汉语。…… ——释慧可谨序。”[9]慧可所译《序》文:①《洗髓》《易筋》均由达摩从古印度携至嵩山少林。但因少林僧众“固执宿习”,对“第一义谛”不能领会,唯有慧可“顿超无上正传正觉”,于是达摩将《洗髓》《易筋》天竺文原经二帙最终传予弟子慧可;②慧可得师传后,进行了认真的修炼,先是在达摩的直接指导下修炼易筋功夫,收到了成效;③后来慧可将《易筋》天竺文“原本一帙,藏之少林壁间”,以待“有缘者得之”。这个“原本一帙”后来的命运又当如何,也就成了一个千古悬案;④慧可独携“《洗髓》一帙,附之衣钵,远游云水。”这导致了《易筋》《洗髓》之道一分为二,习《洗髓》者,仅能收心养性;习《易筋》者,仅能强筋壮力,千余年来,两书未合;⑤慧可在携《洗髓》天竺文原本云游过程中,修《洗髓》功至效验,不敢轻以告人,又恐久而失传,辜负“祖师西来之意”,在此心态下,将《洗髓》译汉语,并为之作序。原序未交待两件重要的事,其一,《洗髓》天竺原本的下落;其二,慧可将《洗髓》的中文本传予何人。 (2)、《易筋》《洗髓》经的伪说 《易筋经》、《洗髓经》融汇了佛道二教的思想,与《千金方》中《天竺国按摩法》有渊源关系,这是《易筋经》传承托名达摩的所依凭据。从历史上佛道二教斗争的情形以及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文风格推测,《易筋经》的创编,在唐武宗去世之后至宋真宗掌国之前 (约847—998年)。 《易筋经》源自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少林寺僧侣参照《千金方》中“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而改编于唐宋间(约847—998年),配合了佛家的禅定功夫用以活动筋骨,因佛道斗争而托名达摩所作《易筋经》,自在僧团中秘密传授,直到明代开始流传于杜会。考查有关书目,宋代托名达摩的著述甚多,当时张君房奉旨编辑《道藏》,又有《云笈七签》、《太平御览》等书问世,各种导引术流行于社会,且广传有通过修炼可以易髓、易筋之说。[10]从道家的这些典籍推测,少林寺僧侣编撰《易筋经》,不会晚于北宋初年。易筋之名是道家语汇,非佛家所说。如有学者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找到“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在魏晋时期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也有易髓、易筋记载。《华佗传》记载:“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11]”华佗说明方士医学借助五禽戏健身治病,五禽戏来自古之仙者即方仙道。易筋经和五禽戏、八段锦等皆源自方仙道的养生术在医家流传。 由但少林寺的僧侣改编《易筋经》、《洗髓经》说法: 考少林拳法,本是模仿华佗的五禽戏,后经金元时的觉远上人、白玉峰,明代的李镜原、滕黑子等人不断完善发展而来。不仅《易筋经》、《洗髓经》所录的基本动作源自秦汉方仙道的导引术,其中所载方药,亦为唐宋以来中草药方。[12]文中说少林拳及《易筋经》、《洗髓经》非达摩所创,是后人模仿五禽戏而作。对于少林寺的僧侣习武健身,创编《易筋经》、《洗髓经》有历史贡献是事实。在南北朝时期佛道相争激烈,佛教的僧侣取导引养生之术以健身,为防止授道教把柄而托名佛教祖师,并以印度佛教文化加以渗透后公开传授。 道家提出《易筋经》在唐宋间由少林寺的僧侣集团创编完成,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易筋经》自古与《洗髓经》并传,有《伏气图说》、《易筋经义》、《少林拳术精义》等异名。《易筋经》功法本是由我国秦汉方仙道所传导引术逐步创编而来,它的基本框架是道教文化。但经佛教僧侣集团托名改编后,揉进了不少佛教文化的成份。《易筋经》传本有李靖之序,但语多乖误,显为释子托名而作。李靖为初唐人,则《易筋经》由少林寺僧侣集团改编,当在初唐之后。此书传本又有牛皋序文,考证者多以序文中牛皋自称“目不识一字,好弄长枪大载”句,加之嵩山地属金国等,断定此序文也是伪托,这一论断颇欠公允。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 释如众、福建佛学院研究班 释文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