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于佛教慈悲观与孔子仁学观的比较(一)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佛教慈悲观是佛教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是佛教一切教义和戒律的根本准则,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和理性精神。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根本价值体现,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和儒家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准则,同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理性原则。本文拟通过比较佛教的慈悲观和孔子的仁学观,揭示两者在伦理道德导向上的异同,进而阐述两种观念在塑造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的作用,以及各自在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上所具有的价值启示,希望方家不吝指教。
    一、佛教慈悲观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佛教伦理中的地位
    慈悲观是建立在佛教世界观缘起论基础之上的。大乘佛教缘起论认为,世界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散而灭。即任何事物,包括每一个人,都是一定因缘在特定的时空内的结合,并由此推导出物无自性、人无自性、缘起性空的结论。因此,佛教认为,人无我,即人的存在是虚幻不真的,人生充满了种种痛苦,如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盛等,要消除这些痛苦,就必须勤修佛法、止恶行善。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脱自己的痛苦,还要解除众生的痛苦,即抚慰痛苦,缓解痛苦,祓除痛苦,由此而产生了佛教修行的基本要求,即慈悲观念。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利苦因缘与众生。”“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简言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大乘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就是发“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其中“慈”就是爱;“悲”就是同情;“喜”,就是随喜(例如看见别人好就高兴而不嫉妒);“舍”就是舍弃,对人生的一切拿得起,舍得下,不执著。大乘佛教把慈悲分为三种,称为“三缘慈悲”。《大智度论》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与上述三种慈悲紧密相关,佛教还把慈悲层次化,分为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三个层次。三缘慈悲偏重于从慈悲的对象来区分,大、中、小慈悲则偏于从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下来立论。佛教的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出发点和修行的基本准则,它体现着大乘佛教平等慈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理性精神,在佛教的伦理道德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众生,就是爱护众生,帮助众生解除苦难,给予解脱之乐。佛教所说的慈悲,是面对所有众生而言的,具体到人类,就是要解除人们的痛苦,带给人们解脱的大快乐,使人们修持佛法,最终达到涅槃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