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重视教育,重视人的培养。在周代,贵族教育有“小学”、“大学”之分。朱熹曾说,那时,“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谓“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乃“小学”必修。春秋时期,战争与祭祀一样为人人关心、关注,人人都懂射、御。孔子自然也修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甚至达到了精通的程度。只不过,一般所说孔子重视的“六艺”或用以教授弟子的“六艺”,乃是“六经”,也就是经他整理研究过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在孔子看来,“六经”可以教化社会人心,包含了“修己安人”的“大学之道”。如果说“小学六艺”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话,那么,“孔子六艺”所蕴含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学说。 孔子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论语》说:“子之所慎:斋、战、疾。”也就是说,孔子慎重对待斋戒、战事、疾病。军事战争虽是国之大事,为时人所重,但他却反对专注于兵战。例如,卫灵公向他询问有关战事的问题时,他就很不耐烦,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他与弟子曾经谈到,理想社会应当是“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但理想毕竟只是理想。孔子也知道,治理邦国,应力求做到“足食”、“足兵”、“民信”,这三方面都十分重要。 庄子曾将“内圣外王之道”称为无所不包的“道术”,认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学术是“方术”。孔子之学包罗宏富,包蕴精微,应属“道术”。如《孙子兵法》谈论兵战,就特别重视“道”,将其作为国家安危存亡的关键,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上下同欲、君臣同心,至关重要。孔子希望人们了解社会,懂得社会,也注意从细节上关心民众。尽管孔子反对战争,但战争毕竟不可避免。所以,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也就是说,如果不对百姓进行训练等,就让他们上战场参加战斗,无异于抛弃他们。孔子的弟子冉有曾为季氏带兵打仗,取得胜利。当季氏问冉有关于军旅的知识从哪里来时,他说是“学之于孔子”。可见,在冉有看来,孔子乃是“大圣”,其学无所不包,“文武并用兼通”。 综上所述,说孔子文武双全应没有问题。孔子不仅考虑治国安邦,而且着眼于“平天下”,通晓射、御,善射、会驾,懂得军事,了解兵战。但是,如果说孔子“武功高强”,则缺乏直接材料。当然,这里所说的“武功”,是指今人习惯上所说的武术、技击之类,或者冷兵器时代的御敌格杀技能。此外,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更没有现代武侠小说中那类高来高去、隔空伤人的“神功”。 孔子父亲和孔子周游的安全问题,并不能直接作为孔子武功高强的佐证。孔子父亲确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在一次战斗中,他力托城门,救出众多士兵。孔子本人也长得高大,人称“长人”。据说,孔子也像他的父亲那样,力气可以“举国门之关”,但是,他“不肯以力闻”。孔子曾经奔走在诸侯之间,他凄凄惶惶,有时也会遭到攻击和围困。但是,在周游列国时,他总有弟子相伴,且他的弟子中就有像子路一样“有勇力才艺”、不惧争斗的人。孔子曾说,自从子路入门,“恶言不闻于耳”,子路维护师门,保护孔子,起到了很好的“御侮”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