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楼宇烈:儒家修养论今说(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 
    我国古代哲人们在修养问题上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阐发和实践原则,对于这些理论和原则我们不仅要进行历史的整理研究,而且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择其善者而明用之"(《荀子·王霸》),即选择其精华,阐明其现代意义,把它运用到现代人的修养生活中来。以下,就儒家修养论所论及的有关修养范围和方法等方面作一些考察,探求一下其中有没有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吸收和发展的东西。
    儒家所讲的修养主要是道德方面的修养,但他们所讲的道德是一种广义上的道德,它包括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的基本品质。因此,儒家讲的修养范围,实际上包括了一个人的文化、艺术、性格、品德等多方面的修养。儒家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是相当深刻的,很值得我们择其善者而明用之。
    文化修养,首先当然是一般文化知识的接受和提高。由于儒家着重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和修养,所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儒家轻视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修养。其实,这种印象是不够全面的。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是以从事社会国民教育为主要职业的一个学派。他们的教育对象,从幼儿开始到各种专门人材都有。他们的教育内容,则从童蒙识字开始到各种专门知识的传授。《论语》记载,孔子以四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首先教的是历史文献[14]。他也认为,通过学习《诗经》,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可以增加许多关于鸟兽草木方面的知识[15]。孔子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在他的学生中既有以德行著称的颜渊、闵子骞等,也有专长于政事的冉有、季路等;同时也还有语言方面的专家,如宰我、子贡等和文学方面的专家,如子游、子夏等[16]。可见,儒家对于文化知识教育也还是相当重视的。他们反对的只是为知识而学知识的倾向,而强调学知识要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在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如果在文化知识方面不能不断地提高和更新,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在人们不断提高和更新文化知识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高、新、精、尖的知识,在迅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有利于改善人的整体生存环境,是否有助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目前世界上日益热门的研究课题,如新兴的"生态伦理学"(我以为还应当提出"科技伦理学"),以及古老的"人生价值论"等等,正是由此而提出来的。这样,儒家把一般文化知识与伦理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对以上今天人们所关心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不也还是有某种启发意义的吗?
    儒家所讲的文化修养,不单单是知识的高低多少,同时也表现在一个人的礼仪风度方面。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似乎很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讲一讲。今天,我们许多人似乎特别欣赏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这佯才是"潇洒"。而在我们对中小学青少年的一般文化教育中,也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他们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则是很不够的。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有一些"小皇帝"们,在"二"(父母)加"四"(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百般溺爱下,将不知礼貌仪表为何物。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要我们今天的人还要完全照孔子的样子去做。但是,我想一个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以及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的人,总不能说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吧?礼貌、仪表、风度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在儒家经典《仪礼》、《礼记》等著作以及许多著名学者的"家训"、"学规"中,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经过新的解释后,是可以作为今日礼仪教育或修养之用的。而且,不仅可以作为青少年基本品德养成教育和修养之用,甚至也可以作为各行各业成人职业礼仪教育和修养之用。
    人们常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富于伦理精神的文化,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一种具有丰富艺术精神的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传统文比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儒家对于艺术教育和修养的重视。丝毫也不亚于对伦理道德的教育和修养。在他们看来,艺术修养有助于道德修养,同样是达到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那里,艺术教育和修养的主要内容是"诗教"与"乐教"。孔子教训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不学习古代诗歌就不会应对酬答。他认为,认真地学习古代诗歌,可以感发起人的心志,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合群性,学得表达感情的方法而且诗歌中所讲述的道理,近则可以用于事奉父母,远则可以用于服事君上。此外,学习诗歌也还可以多识鸟兽草木的名目(见注25)。对于音乐,儒家尤为重视,总是把它与礼相提并论。他们认为音乐体现了一种和谐精神,音乐最能深刻感动人心,最能迅速变化人的性情,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17]。孔、孟、荀诸子,都注意到了不同的音乐会对人发生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有的使人哀伤.有的使人悲壮,有的使人淫荡,有的使人端庄[18]。所以,儒家十分重视音乐的格调和品位,认为一首好的乐曲应当是美与善的统一[19]。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样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书法、绘画、戏剧、小说等等,也都成为人们表达情感、陶冶性情、提升格调的手段与方式。
    在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得意忘象等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艺术以"立意"、"传神"、"求韵味"为上的重要特点和根本精神。中国的艺术作品内涵丰富,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它寄托着创作者深层的感情,又启发着欣赏者无限的情思。艺术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一个人内心感情最直接的表露,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追求。艺术创作中立意的正邪,欣赏趣味中格调的高低,也就会反映出或影响到一个人品格或境界的正邪与高低。因此,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这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追求人生的完美,在其终极处是相通的、一致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
    通过艺术修养,人们不仅能培养起高尚的创作或欣赏趣味,而且还能够从中体悟到不少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艺术修养不但能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提高人的实际理事处世能力。艺术的完美离不开和谐,艺术家们对于诗句的平仄对仗,乐章的高低缓急,画面的经营布置,舞台的人物调度,无不煞费苦心,其目的无非是求得某种完美的和谐。艺术作品所达到的和谐程度,反映了一位艺术家水平的高低。推而广之,一切通过经营布置以达到完美和谐的活动,都可称之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因此,一个真正领会和把握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人,他一定能够巧妙地运用艺术的手法去经营布置好各种自然、社会与人际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之达到某种合理的、最佳的和谐与协调状态。艺术修养对于人生的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儒家在修养论中还提出了一个"变化气质"的问题。所谓"气质",许多儒者都把它说成是与生俱来的,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后天习染所成。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所谓"气质",与个人某些先天的生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形成的,它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习性"。变化气质,改变习性,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性格修养。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十分重视变化气质的问题。他认为,求学最大的益处是在于能使人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气质,否则的话,学问反而会对人有害。而变化气质是与能否虚心互为表里的[20]。由此看来,儒家所讲的"气质"含有某种贬义,是与心浮气躁,骄做自满等习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儒家强调的"变化气质",如果从正面来讲,主要是指的涵养与意志等方面的修养和锻炼。
    一个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高谈阔论的人,人们一定会说他是一个缺少涵养的人。所以,变化气质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其关键和目标就在于要能虚心地待人接物,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涵养工夫。在孔子弟子中,曾参是一位特别注重修养的人,他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早为人们熟知的名言。此外,他更大力提倡要向在才能上、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自己则应当表现为像是一个没有学问、腹中空空的人那样。即使是受到了别人的欺侮,也不要与人计较。他说,他从前的一位朋友(指颜渊)就是按照这样的教导去进行修养的[21]。一个人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能够谦虚谨慎并非易事,尤其是要做到如曾子所说的不耻下问,更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才有可能达到的。汉末思想家徐干曾说:人的品德就如同一个器皿,器皿是空的才能装进东西,满了就装不进东西了。所以,一个人应当经常地保持虚心和恭敬,不要以自己有超群之才,而临驾于别人之上。要处处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别人才会愿意帮助你、教导你[22]。古语说:"人道恶盈而好谦。"(《周易·谦卦"彖曰"》)又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君子以虚受人。"(《周易·咸卦"象曰"》)这些都是儒家学者所推崇的人生哲理,而至今读来也仍然不失其为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
    汉代著名儒者刘向,在他编撰的《说苑》一书中,记载了一个孔子由观周庙中一种空时倾斜,注入一半水时持平,而灌满水时就倾覆的器皿("欹器"),而得到"恶有满而不覆者"的启发的故事。并且借子路之问,进一步引发出了孔子关于"持满之道"当"挹而损之"和如何"损之"的一番议论。所谓"挹而损之",就是从灌满水的器皿中舀出一些来,使它不致倾覆。以人的修养来讲,其损之之道的具体内容,则如孔子所说:当是"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这就叫作"损而不极",即保持一定的空虚,而不是满到了极点。最后,孔子十分肯定地说:"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23]今天,我们以这个故事和孔子所论述的"持满之道"、"损之"之道来作为个人修养的教材,也还是相当生动而深刻的。
    孟子为他心目中的"大丈夫"(真正的人)立了三条标志,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确实,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这三条,那他就是一位无愧于天地,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然而,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这三条又谈何容易。他需要长期地进行品德方面的修养,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达到的。在这方面,儒家以"义利"、"公私"、"苦乐"、"生死"等这些人生面临的最现实的价值选择问题,对人们进行基本的品德修养教育,是很值得今人注意的。因为,现代人的品德修养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这些基本的人生价值选择。而儒家学者在这方面的许多精辟论述,无疑也还是可以作为今天人们品德修养的指导的。
    讲到"义利"问题,儒家总的倾向是重义而轻利、先义而后利,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24]。在当今这个以功利为上的世界里,如果有人按汉代大儒董仲舒所提倡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训条去做,则将被人们视为迂腐。其实,无论那一个社会,也总是有这么一些只问耕耘不计功利的"迂腐"者的,他们的真诚和高尚的品德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并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这样去做,都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总也不会希望社会每个成员凡事都斤斤计较于功利吧!当然,更不会希望人人唯利是图,见利而忘义。因此,希望人们做到如清初大儒颜元修正后的训条:"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也就不能说是过分的要求了。
    在"公私"问题上,儒家一贯强调大公无私、先公后私,提倡公而忘私,反对假公济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和"私"的具体对象和内容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我想在处理公与私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则儒家所强调的这些原则至今仍然是正确而有效的。
    在"苦乐"问题上,儒家历来不以物质生活的贫富论苦乐,而是以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否论苦乐;又以为个人之苦乐算不了什么,众人的苦乐才是真正的、最大的苦乐。历史上儒者所称道的"孔、颜乐处"就是一种安于物质生活的贫困,而去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乐"[25]。孟子则反对"独乐"而强调要"与民同乐"。他曾以欣赏音乐为例说,一个人乐,不如与他人一起乐;与少数人乐,不如与所有人一起乐[26]。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可以说集中地表达了儒家的"苦乐"观。
    至于"生死"问题,孔子说的"死生有命"(《论语·颜渊》),代表了儒家对待自然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而对于来自社会原因的生死问题,儒家则总是与"义利"、"公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始终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反对"苟且偷生"。儒家这些有关"苦乐"、"生死"方面的基本观念和精神,至今也还是值得肯定和应当效法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