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观点摘自《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6年3月出版 我至今以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朔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自汉至清的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和必读课本,成了士大夫的言行的根本基础。 而且,通过各种层次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撰写的《孝经》、《急就篇》,一直到《三字经》、《千字文》,当然更包括各种家规、族训、乡约、里范等等法规、条例,使儒学(又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整个社会公私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指导规范。 不管识不识字,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意识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语言和活动中了。这样,儒学和《论语》倒有些象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 正如李泽厚指出的那样,《论语》“在朔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论语》事实上已经是中华民族除了汉语以外最显著的“集体意识”。与汉语一样,“论语”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 因为如此,学者们提到中华民族的“辉煌”时,对孔子要赞扬一番;提到中华民族的“屈辱”时,免不了对孔子批判一番。由于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我本人也要在下文中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但是我要事先声明:无论《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好与坏,这一切都不能让孔子负责。在下文《孔子哲学的后世影响》中,我们要专门讨论此事。 我们研究孔子,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他的观点,而不是老子、墨子等人的观点,会成为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教材?这件事显然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发展有关。这是任何人不能为之负责的。 我们研究《论语》,是因为它是孔子思想可信的记录者和体现者。它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性格的核心。对于外国人,通过《论语》,可以尽快地了解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通过《论语》,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下面根据《论语》,为中国人画一幅性格肖像,让感到迷茫的中国人对对号,照照镜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