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学校学制 >

朱熹:学规与诗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国际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白鹿洞书院学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校注】此篇不见于原本古文观止。校以四部丛刊影明刻《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处, 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 兹焉更表章。
    矧今避兴年, 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 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 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 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 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 绝学何能忘。
    [朱熹简介]朱熹,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侨寓建阳(今福建建阳)。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绍兴年间进士。历高宗、考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官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阁修撰、终文阁待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体系。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谥文。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淳祐间从祀孔庙;清康熙列为十哲之次,世称朱子。
    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星子)知军,到任后立即上奏朝廷,要求重建白鹿洞书院。书院恢复后,他亲自复旧条,立教规,使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这是他一生中的一次重视教育实践活动,并以其深远影响载入中国教育史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