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获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 这是推行计划教育或曰指令教育的又一举措。作为从事教育的人,我对这种指令性方式以及由它所推举的内容都不表赞同。一个音乐课都要全国一盘棋,还要步调一致听指挥,这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可是在那么大的国土幅员内,教育本身如果不自主,它岂能培养人的自主。划一的教育只能培养划一的人,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批量生产的螺丝钉。京剧本是当年清宫所好,才得以弘扬和普及。为什么江苏不能昆曲却偏要京戏。且不说新疆内蒙这些边区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甚至就是开设京剧本身也未必不带有长官意志的随意性。理由总是现成的,下次为了借鉴西方古典文化,为什么不可以开芭蕾。如果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根本不劳教育部费心,有个指导意见的大纲足矣,其他完全可以让各地自由选择,京剧、昆曲、黄梅戏,什么不可以。自由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教育部的官员应该更明白这一点。 更让我吃惊的是这种指令教育的事无巨细。它连每个年级的曲目都作出了严格的指令,而且在这指令的十五首曲子中,泰半是“文革”那个灾难岁月中的“革命样板戏”。如果京剧是“国粹”,那么,“文革”中的样板戏肯定不是。“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命,革来革去,就剩下这八个样板供八亿人欣赏,今天还要让它给年少的中小学生欣赏。根据它的曲目数量,这不是京剧课,更具体地说,它是革命样板戏课。是不是两三百年来京剧贫乏到只能在这八个剧目中选择?不是说“多数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测试中得分很低”吗,但通过这八个样板戏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吗?悖论在于,“文革”就是反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封资修”,可是,今天却要学生通过它来了解传统文化。这真像是一幕反讽。 把指令曲目高密度地集中在革命样板戏身上,这和那种指令性方式本身倒是高度吻合的。如果我们接触一下曲目的内容,便可以明白指令者的指令就是要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以音乐感染的形式。这里,已经不是样板戏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应该给学生们什么样的教育。像指令曲目中这样的唱词:“血债要用血来偿、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革命到底永不下战场”,“一切反动派统统埋葬”,“敌血飞溅石榴裙”等,我以为于中小学生十分不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正处在精神成长或者精神吃奶的阶段,所谓“吃什么奶就长什么肉”。正如我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是吃着“文革”狼奶长大的,这一辈子都要和戾气抗争。那么,按照《红灯记》的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们的教育是播种恨,让他们“仇恨的种子要发芽”;还是播种爱,让他们从小就认知“天下人类是一家”?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已经充斥着人类的文明冲突、族群冲突、阶级冲突、宗教冲突、意识形态冲突等,对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把学生往哪条路上引领?是的,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之一,是教会人宽容、多元和爱,而不是相反。因为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其实比我们自己还脆弱,它经不起暴力与仇恨的打击。 从这次的指令,我看到了尚未过去的那个时代的影子。在那个时代,教育不是教育,而是某种特殊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两者的区别是,如果教育的宗旨是对受教育者自身能力的养成或开发,意识形态则主要是灌输。换言之,教育所培养的如果是健全的精神人格,意识形态或称“主义教育”则只能培养连质疑都不会的信徒。更何况,那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放在今天已经经不起普世价值和公民教育的衡量。本来应该让它结束它的使命,可是,它却打算以音乐教育的形式重新进入我们的课堂,这无法不让人忧虑,至少是我。 (邵建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