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校长跪学生是惩戒缺失的后遗症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面对着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校长周常德曾经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更有一次,在全校的早操上,周常德面对千余师生,双手合拢重重跪下,发自肺腑地大声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有些师生当场落泪,校风也在此后有了好转。
    近来,关于下跪的新闻还有一条: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在其博客里贴了一张“包头市某中学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并称这是“普通的、伟大的、珍贵的一跪”,“是我提议学生给他们的老师跪下感恩的”。细究起来,这两件事的性质完全不同,一个是老师要求学生下跪,一个是老师向学生下跪,一个带有急欲重振声威的明显的炒作意味,一个是真心替学生着急、一片赤诚地发出了恳求。周校长的苦心令人感动,但我们要说,下跪不是治本之道,不值得提倡。
    “校长跪学生”反映出当前老师对学生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衰弱,尤其是对一些没有“追求”的学生,基本上陷入了规劝无力的困境中。从古至今,总有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有学生被血液中骚动的因子诱向他途而耽误学业,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深入人心,老师凭借天然的权威性和循循善诱的说服力,能让很多学生认识到攻读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向学。对于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动用早已为家长和社会所认可的惩戒权,恩威并施地迫使学生把心收回来。虽然不能说权威性和惩戒权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但总归是把很多“脱缰的野马”赶回了正道。
    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师道尊严”的口号虽然响亮,却不再是人们铭刻于心、践之于行的金科玉律。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珍视和娇纵日甚一日,不但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遭到人人喊打,就连老师正常管教学生的权力也在一次次冲突后,悄悄地缩了水。对于执意不学的孩子,老师还真是没有什么“杀手锏”。前一段,一所职业艺术学校的“辱师”事件曾经沸沸扬扬:在一段录自课堂的长约4分钟的视频中,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头发花白的老师,整段影像充斥着学生的笑声、谩骂和脏话。这段录像无比清晰地映射出老师在调皮学生面前的无力和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就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那些责任心强的老师,就只能苦口婆心或者低声下气地“感化”学生。这种哀求、劝说发展到极致,就是周校长的下跪之举。
    表面上看起来,“校长跪学生”使学风明显好转了,但这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校长惊世骇俗的一跪后,学生们一时惊呆了,感动了,恻隐了,收敛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学生们内心是否真的明白了课业的重要性,还打着问号。时间长了会不会故态复萌,也很难说。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周校长的举动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可能就不必一跪再跪了。
    退一步说,就算下跪能起到根本的作用,老师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我们的文化传统讲究“男儿膝下有黄金”,下跪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形下:一是表达无上的敬意,二是表达最高的请求。第二种情况往往带有人格自我矮化和无条件服从的意味。老师跪学生,无论如何不属于第一种情况。如果学生们看惯了老师的下跪,不再感动,老师是不是还得通过其他自轻自贱的方式来进行“感化”?这样发展下去,老师只能退让和付出,不能约束和惩戒,只有义务没有权利,那双方之间岂不是有点儿像主子和下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可能调教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注定会遭遇失败。对于老师们来说,千万不要再跪了。对于全社会和教育部门来说,应该有意识地调整一下师生关系了。(李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