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长平之战赵括没错 兵种构成决定赵军必须进攻(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廉颇的坚守,使秦军攻势屡屡受挫,无法再进。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了。 
    无数重大战役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两军对峙、僵持、无法进攻时,往往是一个或多个计谋来改变形势。
    这一次,秦军使用的计谋是反间计。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史记》中记载: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实际上,秦人能使用这一计谋,是赵孝成王给他们的机会。由于赵军顽强坚守,伤亡者甚多,孝成王认为廉颇是因为胆怯而不敢出战。此时,秦国派间谍携带大量黄金到赵国进行离间,声称: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怕赵国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
    提出这个计策的人,就是秦相范雎。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最早,范雎作为一名低级官员以随从的身份和魏国使者出使齐国,备受齐国国君赏识,齐君暗里许以重金希望范雎能在齐国为官,被范雎一口拒绝。但是齐国国君摆宴请他的消息传到国内,宰相魏齐认为他一定是出卖了魏国,所以才被齐国国君这样厚待。于是就将范雎捆绑到众官面前,严刑拷打,范雎被打断肋骨,牙齿脱落,以假死来躲避酷刑。魏齐命人将他拖到茅厕,下令所有官员和从者向那满身血污的“尸体”撒尿,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卖国贼的痛恨。
    范雎哀求狱卒将他救出,伤势复原后逃到秦国,向当时的秦王嬴稷提出“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嬴稷被这么一个从天而降的计划刺激得欢天喜地,马上将范雎拜为宰相。
    这个外交政策是非常可怕的,它使东方六国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便于秦国各个击破。秦国对一些距离遥远的国家,如齐国、燕国和已经衰亡的楚国都修书和好,而对跟自己接壤的魏国、韩国、赵国大举进攻。
    现在,秦军进攻赵国,范雎使用反间计,孝成王原本就恼怒廉颇军队伤亡过多,又听到秦国的离间之言,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指挥。
    赵括是个怎样的人呢?《史记》中对他有简略的介绍:赵括自小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赵括少时熟读兵书,常于人前论兵事,以为天下无能及己者。众人皆服其才,唯其父赵奢认为他夸夸其谈,难委以重任。甚至说:“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因此,孝成王做出让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军统帅的决定后,蔺相如对孝成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孝成王别派她儿子去。孝成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孝成王听后,只扔出一句武断的话:“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领兵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会带给赵国怎样的命运呢?
    赵括统率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到达前线后,赵括立即改变廉颇的防御部署,甚至更换了各级干部,向秦军主动进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