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酒文化 > 其它 >

明清时期酒器(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美食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犀角槎杯
    规格: 长25.5厘米、高9.7厘米 Length 25.5cm·Height 9.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明代 Mi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牙骨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明清酒具
    收藏地: 上海博物馆
    中文名称: 犀角槎杯
    英文名称: Rhinoceros horn ware 介绍由著名雕犀匠所制
    犀角槎杯系明代著名雕犀匠师鲍天成雕制的一件犀角酒器。全器呈浮槎状。槎上仙山怪石,梅树石榴,相杂其间。一长髯老者背山倚石,端坐正中,手持古书,沉醉书香酒意之中,惬意非常。槎右侧刻荷叶莲子,左侧雕一酒葫芦,槎底为水浪纹。在荷叶枝茎处有篆文“天成”题记。
    【关于槎杯的传说】
    所谓“槎”,是古代人们用竹木编制的筏子,传说天上的银河与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来。曾有人因好奇乘槎而去,发现一处世外桃源,织妇和牵牛人皆悠闲自在,怡然自乐,一派田园气象。这是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后人将《汉书》所载张骞穷河源的故事与之混同,故又有张骞乘槎之说。
    【人们赋予槎杯的深刻内涵】
    唐代诗句中常有述及浮槎者:“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等,多用以称颂升官或比喻贵宾光临。那么将酒杯制作成乘槎的形状,且上乘一人,可能原本于上述传说,意为祝愿饮酒人官运亨通,或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与之畅饮,不亦乐乎!
    
    莲花白玉杯
    规格: 高3.7厘米、口径7.3厘米 Ming Dynasty·Height 3.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明代 Mi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明清酒具
    收藏地: 山东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莲花白玉杯
    英文名称: Lotus-shaped white jade cup
    【花气酒香清厮酿】
    此杯1971年出土于山东邹县鲁王朱枟墓,玉色洁白,玉质莹润细腻,除偶有黄色斑纹外,少有瑕疵。杯体为圆形,状若盛开的莲花,内底花蕊凸起,环形柄,由花茎、叶茎与杯身相连,上部饰荷叶,叶脉清晰。形态自然优美,雕琢精细圆润,实属明初玉酒器中之精品。
    【莲花杯为荷叶杯的派生物】
    我国自三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碧筒饮,即以茎叶相通的荷叶来饮酒。后受碧筒饮的影响,唐宋时期的工匠们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料,模仿荷叶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酒杯,俗称“荷叶杯”。荷叶、莲花本为一家,皆具有清热凉血、健脾胃之功效。这件莲花玉杯可能是由荷叶杯演化而来的,宋词“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以荷叶、莲花杯进行碧筒饮的场面。
    
    金托玉爵
    规格: 玉爵通高11.5厘米、口径13.2厘米、金托1.5厘米、口径19.7厘米、爵座高6.5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明代 Mi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明清酒具
    收藏地: 北京市定陵博物馆
    中文名称: 金托玉爵
    英文名称: Jade jue with gold saucer
    【形似商周青铜爵】
    此套酒器1958年出土于北京定陵,由金托、玉爵组成。玉爵系采用新疆和田白玉制成,形状与商周时期青铜爵相似。爵把雕作爬龙状,龙屈身弓背,后爪蹬爵腹,前爪攀爵口,龙腹与爵身之间的空隙恰好可容插入一手指,形象生动,美观实用。爵流和爵尾的外壁各雕一正面龙,龙的前爪上各托一字,流部的是"万",尾部的是"寿",合起来为万寿,寓意万寿无疆。两龙之间刻一组四合如意云纹,三条爵足的根部各刻一如意云纹。该爵选料上乘,雕工精湛,花纹庄严对称,气势不凡。金托呈浅盘状,中央凸起一树墩形爵座,顶设三孔,玉爵之三足刚好插入其中。爵座的外表錾刻怪石险峰,其上点缀红、蓝宝石各三枚。托盘的口沿上刻云朵纹,等距离嵌红、蓝宝石各六枚。托盘底部为沙地,浮雕花纹,主题纹饰为二龙戏珠,龙首之间为火焰宝珠和云朵,龙尾之间是海水江崖,共镶嵌红蓝宝石各四枚。
    【“万寿”玉爵立奇峰,“稳坐江山”虚幻影】
    这件金玉结合的御用宝物,价值不可估量。它选用了最贵重的材料白玉、黄金、宝石,在造型设计上又煞费苦心,功夫深厚:玉爵的形制仿自古铜爵,配上妙趣横生的龙形把和双龙花纹“万寿”款识,已是常人不可仰视之宝器;金托的造型设计,意在表现龙腾蛟游的江海之中,耸立着一座仙山,险峰重叠,富蕴宝藏,而玉爵则稳置于仙山之上。爵在古代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万寿”玉爵骑立于江海中的仙山奇峰之上,应是寓意“稳坐江山”、“万寿无疆”。因此说,该套酒器不仅有皇家的奢华,而且富具王者气概。该器出土于万历皇帝的棺内,说明明神宗万历帝生前是很喜欢这件金托玉爵酒器的。
    
    带托金酒注
    规格: 通高21.8厘米、口径4.4厘米、足径5.9厘米、盖径4.9厘米、托高1.9厘米、托口径8.3厘米、总重481.5克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明代 Mi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明清酒具
    收藏地: 定陵博物馆
    名称
    中文名称: 带托金酒注
    英文名称: Gold ewer with saucer
    【端庄华丽,气度不凡】
    金酒注1958年于北京市定陵出土,直口、粗颈、方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另一侧有细长流。覆盆形盖,盖顶嵌玉,并在盖顶镶一石榴子红宝石为钮。钮以金链与把相系。在注壶的肩部镶
    嵌红、蓝宝石数块,腹部在把、流之两侧,各镶嵌玉雕正面盘龙一条,龙睛及龙额部分各嵌红宝石三块。器身纹样分为三部分。颈部刻如意云纹,方形腹部、把、流两面刻二龙戏珠纹,另两面在玉龙上下四
    角饰海水江崖及流云纹。盖饰云纹,圈足饰行龙赶珠及海水江崖流云纹。托亦为金质,为直壁平底浅盘形,底内壁錾刻灵芝花,外侧壁饰四组牡丹花卉纹。
    【万历帝御用酒具】
    整个酒注,造型新颖别致,气度端庄华丽,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制作工艺复杂、精致,为明代金器之杰作。该器是万历帝生前的御用酒器,为明代宫廷酒器之代表。
    
    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
    规格: 高7厘米、口径10厘米 Height 7cm·Mouth Dia.1O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明末清初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明清酒具
    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中文名称: 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
    英文名称: Flat-peach-shaped boccaro cup made by Xiang Sheng-si
    【紫泥新品亦为酒】
    此杯系明末清初宜兴著名陶工项圣思的传世作品。胎质细腻,色红润,为宜兴窑烧造。杯形似半剖的桃子,又以枝叶作杯把,三小桃为足。造型自然,甚有意趣。器表镌刻七言诗两句:“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署款“圣思”,钤“圣思氏”阳文方印。项圣思与龚春、时大彬、陈用卿等,皆为宜兴著名陶工,善作紫砂器,但项圣思的作品传世极少。
    【宜兴紫砂器的创制与发展】
    宜兴紫砂器创制于何时,无明确文献记载,但宋代诗词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佳句,“紫泥新品”应是指紫砂器。由此可知,至少在宋时紫砂器即为文人所喜爱。但据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宜兴紫砂器始创于金沙寺僧,后以明正德年间人龚春技艺最高,制品最为名贵。
    【寓意长寿的桃形酒器】
    蟠桃乃传说中的仙桃,吃了可长生不老。历代多以蟠桃寓意长寿,成为绘画题材中常见的吉祥图案。这种认识在明清时期颇为流行,在出土或传世文物中也有不少桃形酒器,如1982年12月在湖南省通道侗
    族自治县的银器窖藏中,出土的七件蟠桃银杯形状与项圣思桃形紫砂杯相似,以枝叶衬托桃杯,结合巧妙自然,既美观又实用,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