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大汉建国:解密刘邦控制良将与谋臣的驭人之术(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1、各国来这里求发展的人才,都要回到他们原来的国家,造成我们这里人才短缺; 
    2、被树立起来的六国,并不能为我们所用,他们一定会屈服于强大的项羽集团来跟我们作对。
    张良的分析把刘邦吓出了一身冷汗,并且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正要咽下去的饭都吐了出来,随口就骂了起来:“笨蛋小破书呆子,差点坏了老子的好事!”
    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肯定会疼的!
    刘邦马上再次下达命令,铸造六国国君印的工作停下来,没铸的不要铸了,铸好的和正在铸的回炉销毁熔化。
    郦老先生的尴尬可想而知了!此后,郦老先生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复推敲,最后也觉得张良同志的见解有些道理。
    公元前204年4月,项羽带队围住了荥阳,此时刘邦正在荥阳城里。形势愈发不妙,刘邦愈发惶恐。幸好张良同志一直在做稳定安抚工作,并卖力地鼓舞兵将们的士气:“同志们,我们不缺粮食,很快就会运来,请相信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等等。”
    刘邦有些无奈,派出使者要跟项羽和谈,打算以荥阳做边界,把荥阳以东的地盘让给项羽,荥阳以西归自己所有。项羽也想走和平之路,但是范增劝说项羽:“刘邦就快完了,得打下去!”项羽被说服了,要彻底地取刘邦的命。
    阴谋当道
    刘邦同志心情很差,跟身边的美男陈平叹气:“天下的局面搞的这么乱糟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陈平回答说:“我也在考虑这些事情!”望着愁眉紧锁的领导,陈平汇报了思考的心得,“坚固的堡垒要从内部攻破。”
    首先,陈平同志就刘邦和项羽的本质进行了比较:“项羽对人尊重,有礼貌,爱护将领,层次较高有修养的人喜欢跟着他。可是他却比较吝啬,有功的人很难得到封赏(这一点,韩信曾经提到过),所以他留不住人才。现在您呢,经常是态度傲慢,又在礼仪上存在欠缺,正经人不愿意跟您一起发展,但是你舍得封赏手下人,只有那些奸狡之徒,没骨气的、见利忘义的无耻之辈愿意跟您混。如果你跟项羽能互相取长补短,具有双方的优点,安定天下的大局不是一件难事!”
    这些话虽然有些刺耳,但是基本上是客观的,刘邦听得很认真。对于陈平这些直截了当的批评,或者说是贬损,刘邦同志倒是没怎么在意。
    陈平在继续:“您习惯随意侮辱谩骂别人,这样是不能吸引高雅人才的。但是,项羽集团的团结也不是牢不可破的,那里正直有工作能力的就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那么几个人。如果您给我拿几万斤黄金做活动经费,就可以把他们的关系搞乱,让他们互相猜疑防范,甚至起内讧,自相残杀,我们就可以趁机打败项羽!”陈平的阴谋确实很阴。
    阴谋得到了刘邦的支持,对于花钱办事,刘邦是很看得开的,也能舍得,他给陈平支出四万斤黄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我也没搞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巨款)作为活动经费。随便陈平怎么花,既不用记明细,也不用汇报,更没有使用情况的监督,这正是陈平所希望的。
    有了财力做后盾,陈平活动得特别猖獗,派出大量间谍人员拿金钱铺路混到楚军中间,跟军官士兵们拉关系套近乎,然后混淆是非散布流言,把挑拨离间工作干得热火朝天。
    后来,项羽甚至听到了这样的消息:钟离眛等人觉得,自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得不到封王的待遇,于是急了,要跟刘邦联合打倒项羽把楚国的土地瓜分了。项羽有些坐不住了,派出个他认为头脑机灵的属下去荥阳刘邦那里,想套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陈平的导演下,使者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刘邦吩咐准备下丰盛酒菜,由陈平作陪,款待使者。宴会还没开始时,刘邦向使者询问:“范增老将军身体好吧?我们都很挂念他!”
    “我是项羽同志派来的,不是范增同志的下属!”使者反应不那么太机灵,实话实说了。
    “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是范老将军派来的呢!”刘邦脸上洋溢的热情,“唰”地一下不见了,随即站了起来,走了!
    不是范增派来的,待遇马上遭到了打折处理,诱人垂涎的酒菜被撤掉,陪酒的领导也没影了。等了好久,使者饿得快打晃了,饭菜才重新上来。但却难以下咽,全是剩菜剩饭,标准的残羹冷炙。
    使者回去后,马上把出使的过程做了如实详细的汇报。于是,范增老同志也被项羽列入了怀疑对象。陈平同志布置的阴谋,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项羽和范增之间出现了裂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