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刘心武:新版《红楼梦》忠于糟粕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刘心武:看懂《红楼梦》必读六部书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热播再次引发了百姓对“红学”的关注热潮,有道是“1000名观众就有1000个《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之树”,如果想让这棵“《红楼梦》之树”茁壮成长,“养料”必不可少。昨日,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接受“读步天下”专刊的采访,结合自己的新书《红楼眼神》畅谈对《红楼梦》的研究心得,并为想要进一步走近《红楼梦》、深入了解《红楼梦》的读者推荐了6本《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
    记者:您的新书《红楼眼神》积淀了多长时间?
    刘心武:有五六年了。许多心得都是在准备《揭秘〈红楼梦〉》和《〈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讲座的过程里形成的。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从《红楼梦》中人物的眼神写起?
    刘心武:我对《红楼梦》的研究,主要采取两个方法:一是原型研究,一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过程里,就注意到曹雪芹对人物的眼神常有非常独到的勾勒,眼角眉稍间,透露出人物的内心秘密,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
    记者:在这本书中最想带给读者些什么?
    刘心武:一是加深对曹雪芹的《红楼梦》文本美学品位的认知,二是古为今用,从曹雪芹的语言和《红楼梦》文本的细微处产生出对世道人心的憬悟。
    记者:很多人将您定位为“红学的平民派”,个人是否认同?
    刘心武:我当然不属于“官府红学”。但也不强调自己是“平民”“草根”。我研究《红楼梦》遵循两个人的四句话,一是清代袁枚诗里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是上世纪先贤蔡元培先生说的:“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
    记者:对于现在正热播的新《红楼梦》如何看待?认为是否像所说的那样尊重原著?
    刘心武:新版《红楼梦》在“官府红学”指导下,把红学所校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子尊为“原著”,其实这个本子未必是最好的。高鹗或无名氏所续的后40回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现存曹雪芹的《红楼梦》前80回是原著,应予尊重。以120回的内容改编《红楼梦》,过去已经很多,但都是取“高续”后40回的精华——宝、黛、钗都不幸福,宝玉冲出贵族府第遁入空门,几乎没有去表现贾家沐皇恩、复世职、延世泽的——那是“高续”的糟粕,完全抵消了前80回里曹雪芹定下的基调,把一部批判性的作品变成了“颂圣”的作品。新版《红楼梦》忠于“高续”的糟粕,把贾宝玉给家族留下后代“贾桂”也演出来了。
    记者:如何看待有些人对您红楼研究的质疑?
    刘心武:没有质疑也就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推动力。当然,“围殴”、“上纲上线”,那我以为不是正常的质疑,我欢迎正常的质疑。(王莹 辽沈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