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山歌)之乡”,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芦墟山歌”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在河网交织的汾湖镇,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山歌班,镇里有山歌社,社区有山歌馆,以芦墟山歌为内容和载体的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蓬勃开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完美结合的一个典型。 芦墟山歌历史悠久,是吴歌的重要支脉,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清代,当地历史文献、方志对芦墟山歌有了更详尽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芦墟山歌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普查活动。山歌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一部在民间广泛传唱的、史籍上寻找不到的生动史册。芦墟山歌是研究社会学的珍贵资料。2006年,芦墟山歌作为吴歌的子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断加强活态传承和保护,是芦墟山歌千年不绝并越唱越响的重要原因。山歌进校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措施。1997年9月,芦墟实验小学成立了少儿山歌班,并把芦墟山歌引进了音乐课堂,使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唱山歌,山歌班开办至今已有14年,学校曾举办过两届校园山歌节,建立了山歌长廊,编写了由师生收集创作的山歌、童谣数集。在此影响下,芦墟中心幼儿园也于2002年开办了幼儿山歌班。现在的芦墟山歌校园里就有少儿和幼儿两个年龄层次的小歌手,最早的几批少儿歌手,今天早就已经上大学或步入社会了。 以农民为主体,成立专门的群众文化团队,收集、研究、创作、培养、演出山歌,这是芦墟山歌传承发展的另一个创新。1998年6月成立至今,芦墟山歌社已经走过了10多年,社员由起初的85人发展到目前的325人;人员结构上分成70岁以上的原生态老年山歌手,50岁以上的中年山歌手,20岁至40岁的青年山歌手,以及在校学生和少儿歌手4个年龄层次。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当地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芦墟山歌的表现形式也应时而变,把山歌从田间地头搬上了舞台、搬进了课堂。为适应人们新的审美情趣,除加大对原生态演唱方式的保护外,还在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伴奏方式、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上,都作了改进和发展,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1988年以来,芦墟山歌每年都参加了县市级会演和两届江浙沪毗邻地区田(山)歌会串,还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原生态民歌演唱会、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演出交流活动。同时,芦墟山歌也越来越多地活跃于社区、乡村、学校和企业,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不竭的宝贵资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