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每年一到寒露,住在院子里西厢房的舒大妈见人总会说上一句这话,就像咱北京人见面打招呼说的——“吃了吗您呐!” 您别以为因这个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到来,定会引出冰天雪地的话题,甭急,还早着呐。这“单衣汉少见”的秋季,居然为我们带来了多彩的世界,带来了激发味蕾的契机,带来了趣味与欢乐。 北京秋之 三原色 “春光灿烂”这个词,或许小孩子都会用,可见春天迷人的色彩是出了名的,而对于北京,这秋天的颜色同样多彩,正可谓是北京之秋,秋色迷人。 光与影、建筑与自然、植物与人物色彩交融的秋天,去繁就简,说说这北京秋天的三原色。 说起北京秋天的红色,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香山的红叶。北京香山赏红叶由来已久,较早的记载可见于金代周昂的《香山》诗:“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明朝朱国乍一首《秋入香山》:“置身著色屏风中,梨叶新红柿子黄”,道出了北京西山特有的野趣,更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硕果累累的另一番秋天景致。到了清朝,这香山秋色不但成为乾隆亲题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绚秋林一景,乾隆更特别为此景写道:“山中之树,嘉者有松、有桧、有柏、有槐、有银杏、有枫。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彩,朝旭初射,夕阳返照,绮颉不足拟其丽,巧匠设色不能穷其工”,道出了这秋色香山特有的景致。 北京赏红叶,当然不是香山一处,其实此时那巍峨挺立、把守一方的八达岭长城,也一反平日里冷峻的面容,着上一身艳丽的新装,展示着秋天的风姿。 八达岭的红叶与香山不同,因为山区早晚温差大,红叶时节平均要比市区提前半月。更因为是八达岭长城的所在地,才使得城墙与红叶之间产生了绝妙的“借景”效果。远观八达岭长城红叶,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宛若一幅泼墨山水的红叶景区,大气磅礴,蔚为壮观。就在这精致的底托上面,长城展现着他那巍峨的身形。红色的叶片、灰色的城墙,如果此时正好有一束阳光恰到好处地射过来,宛若梦里的斑斓。 如果说红叶之红带着几分霸气,那么银杏树则更像是四合院中的小家碧玉,用另一分妩媚奉献给这北京的秋天最浪漫的颜色。 每当京城中的银杏树叶变黄的时候,也奏响了这京城秋的信号。在北京城里,正有这么一处观赏银杏的好去处——什刹海西岸、北海北门附近的郭沫若故居。 这里原是和珅的王府花园,后来几经周折成为老北京著名药店达仁堂的宅院以及蒙古国驻华使馆,后来郭沫若先生迁至这里,一住就是15年。郭老对银杏树喜爱有加,1942年5月便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银杏》的散文,所以他所居住的宅院必少不了银杏的出现。 每到秋季,这所古色古香的院落则幻化为一座充满诗意与甜蜜的院落。黄色的树冠与老北京宅院中略显古气的红墙灰瓦以及漂亮的垂花门相映成趣,为这古朴的小院增添了几许亮色。每当秋风刮过,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飘落,像雨、像蝶,更像是在为人们娓娓道来这座院子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秋天的到来,给这京城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享受,鸽子们也仿佛感知到了这座城市最浪漫季节的到来。蓝色的天空中,鸽子撒着欢儿地在空中飞翔,那动听的鸽哨卖着劲儿地为鸽子们唱着秋之歌。 在蓝蓝的天幕前,鸽子与白云跳着交谊舞。因为这秋的到来,这蓝色的幕布显得格外透亮,何止鸽子们看上了这样的舞台?北海的白塔仰着脖子边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边赏景儿,无意中自己则成为蓝色舞台上新的明星,荡着双桨的游人不但被这蓝天所陶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