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苏东坡与侍妾王朝云的患难真情(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丧子之痛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王朝云在黄州临皋亭为苏东坡生下一子,48岁的苏东坡在欢喜中将其取名为苏遯,小名干儿。
    干儿长得颀然颖异,神情面目酷似苏东坡。苏东坡给好友蔡景繁写信报喜说:“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一拊掌也。”朝云喜穿蓝色小袖的衣服,蔡景繁在黄州曾见过几面,故苏东坡以“云蓝小袖者”戏称之。
    十月二十七日,干儿来人世间已经一个月了,按照黄州的习俗,苏东坡为干儿举行了满月洗儿会。黄州太守杨采带着同僚前来贺喜,黄州的文人雅士、商贾市民男女老少都来临皋亭祝贺。
    临皋亭的正中放置大木盆一个,盆内注满热水,水内飘浮着红枣、采线与葱蒜,香气扑鼻,数丈长的彩布将澡盆围绕。一位年长的太婆手拿一钗在一旁将水搅动,谓之搅碗,围观者相继投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水盆中的红枣凡是直立者,年轻妇女们争相取食,以为生男之征。王闰之在众人的簇拥下,将干儿抱出朝云的卧室,放入水盆中,十分小心地沐浴着。沐浴过后,又请理发师给他剃掉胎发。仪式完毕,苏东坡与朝云向前来贺喜的宾客表示诚挚地谢意。黄州父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要求苏东坡赋诗一首。苏东坡稍加思索,随即口占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东坡在黄州又接到内迁“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圣命。在雪堂设宴答谢黄州父老之后,苏东坡携家眷踏上了赶赴汝州的征程。
    天不作美,又一场灾难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降临苏东坡,不到一岁的干儿由于旅途奔波致病,不幸夭折于金陵。王朝云经不住这残酷的打击,哭得死去活来,僵卧在床上,水米不沾。老泪纵横的苏东坡眼见朝云这般模样,心中不安。在痛苦中,他拿起笔来,写诗二首,以慰朝云失去爱子那无法愈合的悲哀情怀: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其 一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其 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苏东坡的哭儿诗,给王朝云不少安慰。只是王朝云因悲伤过度,干儿夭折之后,从此无有生育。
    当年十二月一日,苏东坡抵达泗州,因淮水浅冻,在泗州度岁。此期间,王朝云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
    官场浮沉
    元佑年间,苏东坡官于京城,因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苏东坡的政治生涯逐渐抵达他一生的巅峰。
    一日,在家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众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道:“满腹都是机械。”东坡亦未以为恰当。至王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东坡捧腹大笑。
    元佑八年(1093)八月一日,苏东坡继室王闰之病逝于于京师,享年46。九月,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十月,哲宗亲政,国事大变,诏定明年年号绍圣。
    绍圣元年(1094)四月,御史虞策、殿中侍御史来之邵共言苏轼任翰林学士日行吕惠卿制词,讥讪先帝,诏苏轼落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罢定州任,以左承议郎责知英州军州事。六月,来之邵等又言苏轼诋斥先朝,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行至当涂,又获“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诰命。
    连续三次谪降,苏东坡知大势不妙。在万般无奈中,他将家中侍儿及差人遣散,令次子苏迨携家归宜兴,从长子苏迈就食于宜兴。由于王朝云执意侍奉苏东坡白头到老,苏东坡将其与少子苏过并二老婢带在一起赶赴贬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