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难忘《千家诗》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章明寿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1931年,我读小学五年级。有一天在父亲书架上检出一本书,封面上三个篆字,不认识。揭开扉页始知叫《千家诗》。随即浏览了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觉得很好懂,便爱上了它。每天做完作业,总要捧着诵读,一年后竟然能背出许多首。这才发现有些景物,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本来就在眼前,自己却没观察到,更谈不上写了。为了体验,我在细雨中漫步吟咏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母亲说:“这孩子读诗着了魔,你看衣服都湿透了!”
    进入初中,我仍把《千家诗》当做课外读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冷暖渐有领悟。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想到国家衰亡的惨痛;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离别的哀愁;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想到风月空冷的孤寂。记得有一回父亲远行,祖母、母亲在灯前叨念着:他大概已到某处了吧?我又深深地沉浸在郑谷的“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就到常山”的怀人意境之中。
    后来父亲见我喜欢诗,便有意识地给我讲些平仄、声韵的常识。我把它们与所读诗篇相印证,更觉得《千家诗》选取了唐宋许多名家的名篇,涵盖了五七言绝句与律诗,并依四季时序进行排列,全面细致,的确是学诗入门的范本。“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名句,真乃珠圆玉润,读来美不胜收,不断激起我动笔写诗的欲望。开始时把一些想出的断句,东拼西凑,串连起来,很不像诗。直到读初二那年重阳节,终于第一次写出了符合格律的《登高》绝句:“秋风萧瑟夕阳斜,把酒持螯探菊花。今日登高须尽醉,醉中妙笔写龙蛇。”
    从那时起,一晃已是六十几个春秋。其间我写了很多诗,但总未忘记启蒙读本《千家诗》给我的教益。在出版的诗文集中,不忍割爱,还是把那首《登高》,列在诗册的篇首。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