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廖保平    光明网    (责任编辑:admin)
近几个月来,作家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关于《红楼梦》的讲座很受欢迎,同时讲稿整理出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也成为了畅销书。近日,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在一次讲座中公开批评了刘心武的观点,认为刘心武提出“红楼梦是公共学术空间”,但其著作却没有遵守学术规范,是一种猜谜,这有悖普及初衷
    。(新京报10月30日)
    胡文彬能够第一个在公共场合站出来批评刘心武,是笔者所敬佩的,他的批评行为同时说明,红梦梦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些人专属、专论的东西,谁都有阅读和发言权。
    刘心武提出“红楼梦是公共学术空间”,但其著作却没有遵守学术规范,固然是前后矛盾。但在笔者看来,问题的核心不在刘心武的前后矛盾,而在于《红楼梦》该不该成为公共讨论空间。按照胡文彬的看法,象刘心武这样“猜谜”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没有遵守学术规范,自然谈不上学术研究,既然不是学术研究,用胡文彬的话说,“你在家怎么猜谜都可以,写出著作也可以,问题是你不能把猜谜的结论拿到中央电视台上宣传。中央电视台的受众面这么大,一个猜谜的东西让全国观众坐在下面听那就不行了。”
    这就令笔者很是纳闷了,不是学术研究就不能到央视上去讲,这是哪门子意思呢?难道“百家讲坛”只能有学术一派的声音,而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果真如此,岂不是一种学术、话语垄断?其实就是为讨论《红楼梦》设置一种门槛,你要有规范才能研究,你要懂规矩才可以进门,你要是学术才能到央视开讲,否则就不能“登大雅之堂”,上不得正席,只能关起门来自己唠嗑。这样,《红楼梦》就永远让那些红学家们独占鳌头,成为他们的“独立王国”。一个不遵守学术规范的刘心武不能去讲,其他不搞学术的人也没有资格去讲,所有“猜谜”的人都不能去讲,这块领地终于成了红学家们的天下!
    胡文彬把刘心武的“解读”称为“猜谜”倒也无防。问题是,学术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这个求证的过程,就是猜谜与揭谜的过程。只不过,胡文彬的“学术”要比刘心武的“猜谜”更严谨、更“小心”。但是面对疑团重重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学术”就能保证自己满分的正确,而“猜谜”就错误百出?除了曹雪芹谁也没有这个底气。
    刘心武用自己的创作经验来解读《红楼梦》,不见得就比钻在故纸堆里的红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更远离作品的本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红楼梦》,刘心武用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得出不同于学术派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并不能因为他不“学术”就抹杀他的观点,就不能到央视去讲,毕竟这又不是散布什么谣言。
    此外,传播“猜谜”知识就有悖普及初衷么?诚然,如果一种知识已完全有了定论,还在“猜谜”就很不妥。但是当一种知识还如谜一般的时候,“猜谜”不正是普及么?我倒是知道,“猜谜”更能激起人“揭谜”的兴趣,探寻正确的所在。至少笔者看了刘心武的讲座,就想再读读原著。除非我们要普及的《红楼梦》是一个“本该如此”的《红楼梦》,或者说唯我解读正宗、余者皆流宗的《红楼梦》。现在看来好象不是这样,如果真是这样,我看一部《红楼梦》就养活不了那么多的红学家了。何况,用学术研究来普及《红楼梦》,是不是有点曲高和寡了,反不利于普及?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