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来生 46岁的刘一明,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夏日里的一天来到“一岭一壑俱带秀气,一峰一峙皆有奇观”的兴隆山,并且“爱山水之佳,因留此地”之后,除去曾有几年短暂的外出募化云游以外,一直留在此地。 一岭一壑俱带秀气,一峰一峙皆有奇观(资料图) 他用自己的后半生,几乎是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他在兴隆山修观著述,最终长眠于这片他深爱的福地,真可谓是感天地、泣鬼神之“大爱”,是兴隆山真正的“守望”者。 称兴隆山是“陇右第一名山”,西北地区的很多人都会赞同。这是因为“陇右第一名山”的称呼由来已久。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榆中知县陈昌因兴隆山位于甘肃省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的陇右地区,遂书写匾额“陇右第一名山”。1941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曾经游览了兴隆山。他在回南京后,对友人感叹道:“西北风光何处秀,当数榆中兴隆山。” 爱山水之佳,因留此地(资料图) 在今天兴隆山东峰的牌坊上,横额镶嵌着四个隽秀劲健的大字“陇右名山”。这是某界领导在游览了兴隆山之后,在北京专为兴隆山挥毫题写的匾额。 兴隆山负有如此盛名,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兴隆山是如何吸引当时已有46岁的悟元子刘一明,如何使其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至登山之后,将其后半生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复兴名山的伟业当中,并最终与山合而为一,仙逝于此。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城西南6.8公里处,东经104°15′,北纬35°64′。兴隆山群峰逶迤,兴龙、栖云两座主峰自马衔山分支曲折而来,对峙而立,而马衔山又属祁连山的东延余脉。东峰曰兴龙,海拔2632米,西峰曰栖云,海拔3021米,谷底2250米,合称兴隆山。 西北风光何处秀,当数榆中兴隆山(资料图) 试问其景美几许?我们借用近代薛达的一段话来说明:“其脉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万松参天,开四时不谢之花卉;五峰罗列,生百鸟争鸣之声色。清泉瀑布,滴水珠流。” “曲径瑶草争秀,赏心悦目;台阶琪花迎芳,益寿延年。白云深处隐然瑶台涵谷,苍松影里恍若海市蜃楼,真是天然生成一幅图画,诚为陇甘之名胜,兰垣之屏藩,金邑之福地也。” 刘一明是在夏末秋初,景色最美的时候到了兴隆山的。他在《兴隆山记》中赞叹道:“秀气聚内,松柏参天。峰峦敦厚,叠翠堆岚。烟笼霞飞,鸟鸣鹿游,景致不可盖述。” 得天地之灵秀、汇万物之精华(资料图) 刘一明前半生云游了西北和华北许多名山大川,自然是见多识广,能得到他的赞美,说明兴隆山名副其实。中国有一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僧也占,道也占,几乎所有寺庙宫观都占用了得天地之灵秀、汇万物之精华的福地。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山高地僻,人少安静,有利于炼性命功夫。二是因为景色优美能够陶冶身心,实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所以,名山自然也是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徒们炼养身心、与神交流的最佳场所。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资料图) “一岭一壑俱带秀气,一峰一峙皆有奇观”的兴隆山,是美致的,并且一年四季同样秀美。有《兴隆山四季咏》这样写道: 兴隆春,残雪闪晶莹。 杨桃吐翠花露绽,山雀啾鸣戏百灵。 举目望,繁珠落玉盘。 兴隆夏,青峰叠无涯。 松柏蔽日天不见,修竹依浓捧翠华。 憩览处,醉翁忘归家。 兴隆秋,风皱霜林绸。 栎蔷酒酣岚枝扶,银蛇蜿蜒药香流。 寻歌伴,蟑在云际头。 兴隆冬,白纱蒙倩影。 石水披甲亭挂烛,苍苔林间似鹅绒。 山难老,四季总含春。 当代还有人为兴龙山和栖云山填词赞美称: 浪淘沙·兴龙毓秀 一经上兴龙,霭霭云从,千枝绀叶万株松, 古寺危阑深不辨,夜涧清钟,太白水淙淙, 皎月溶溶,渺茫何处访仙踪。绝代英雄灵爽在,笏列千峰。 浪淘沙·西云滴翠 云爱云逮巢栖云,古柏荫浓,奇峰滴翠泻清芬, 叠苍山一片灌丛,挂住斜日熏,遥映紫皮晴, 朝暮雨分,朝元观下新行宫。攀上天梯逾月岭,独栖天垠。 前一首词中“绝代英雄灵爽在”句,指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军轰炸,人们将成吉思汗陵墓从内蒙古迁到了兴隆山大佛殿。如今,这已然成为兴隆山的重要的人文史迹游览点。 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资料图) 在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夸赞毛泽东的《沁园春》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气势。毛泽东谦虚地回答说,哪里比得上你的“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好啊。 “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句,正是于右任的《越调·天净沙》词中的佳句。而《越调·天净沙》当是于右任在1941年登山拜谒兴隆山的成吉思汗陵墓时所作。 刘一明曾经三次游泰山,朝武当,去嵩山,登西岳,但是,在最终见到兴隆山以后称兴隆山,“藏灵壁收龙脉之气、翻影庵留仙真之踪。风月岭头,起岚翠之光;脱洒台旁,现烟霞之色”,最后“爱山水之佳,因留此地”(《栖云笔记》)。 藏灵壁收龙脉之气、翻影庵留仙真之踪(资料图) 据此不难看出,吸引刘一明留在兴隆山的重要原因是“翻影庵留仙真之踪”。兴隆山当时还保留有道观佛寺的踪迹,具有一定的宗教氛围,也很可能当地还有一批信士。 刘一明登山查看,殿宇虽然破旧,却也证实了它昔日的确很壮观。山崖下有孔上书“三圣洞”的窑洞,洞口两侧各有一首用朱砂写的诗文。其中一首是衡山道士秦致通的游览诗: 倚天危阁贴重岗,细路萦纡石磴长。 曲涧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助斜阳。 另一首是宋代谏议大夫,后来修仙的李致亨的感怀诗: 富贵功名久不题,心灰意冷学痴迷。 迩来性懒无人识,好向云山深处栖。 而在一个名为朝阳洞的砖窑里,还遗存着兵部员外郎杨继盛的石刻真迹。这些都彰显着兴隆山道观历史之悠久,但是究竟兴隆山发端于何时,却还找不到准确的文字记载。 道经道卷(资料图) 然而据道士武宗贤回忆,兴隆山自在窝有一本《神仙纲鉴》。其中记载,东汉张道陵传道时,就有人在山上建庙求雨请晴;东晋时,陕西有人到兴隆山凿洞修行,按葛洪长生不老药方采集与炮制;北方鲜卑族乞伏氏以榆中苑川为西秦国都,第三代国王乞炽磐将佛教传入兴隆山。 唐贞观年间送文成公文入藏时又将佛教传到了时为吐蕃领地的兴隆山,开元年间道士们在东峰高达2632米的茂林中兴建虚皇殿和玉泉殿等,道观遍布全山;宋初秦致通、李致亨二仙来山修炼发展道教。 刘一明在《栖云笔记》中说:“唐宋时神殿甚多,香火兴旺,称洞天福地焉。”但宋末,在西夏王元昊与宋、蒙争夺马衔山牧场的战争中,兴隆山道观遭到了战火摧残。 历史在经历了无限沧桑(资料图) 明代万历年间,金县邑侯王津与山西游客张梅出资兴建玉帝行宫,后来兴盛发展,但天启元年至崇祯二年明朝廷派兵镇压一次兵变叛乱时,兴隆山再遭兵燹,使“道场变为荒山,净地易为茂林,路径莫辨,人足不到”,所存只有“灵官殿和玉皇行宫”。 清康熙年间,金县善士徐联率众道士募化,用三年时间,重建了玉皇殿、玄帝殿、大佛殿等17座建筑,但到康熙末年殿堂又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乾隆年间,金县邑侯唐鸣钟始建山下“云龙桥”,于总林启明重建大佛殿。 历史在经历了无限沧桑之后,步履沉重地将千疮百孔的兴隆山交到了悟元子刘一明的手中。 则知其山,屡兴屡败,非仅一次,由来已久(资料图) 为什么说是“千疮百孔”呢?因为刘一明所看到的兴隆山就是这样:仅存的灵官殿因破漏而歪斜,神像因水淋而剥色;玉皇行宫三间大殿、六间厢房均破败不堪,风雨飘摇,徒有其庙之名;其余的庙是“基址有踪”,但“栋宇无迹”。 有的庙基已为茂林,上山道路也是荆棘纵横,径路莫辨。笔者写到此处,突发奇想,如果时空可以穿越的话,2008年让我像刘一明一样看到兴隆山这些风雨飘摇、断壁残垣的时候,我肯定会把它们和四川汶川地震的废墟联系在一起,不过,汶川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灾害,而兴隆山宫观“屡兴屡败”却是人祸! 可以想象,当刘一明和徒众信士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挖掘南峰旧基时,当他们看到“武德、贞观”,“皇始、天兴”等字样的柱石、石碑的残片和遗物的时候,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情怀的刘一明肯定来不及擦去他脸上明晃晃的汗珠,而是先以他那犀利而又敏锐的目光扫掠群山,俯瞰中国数千年悠久而沉重的历史,他的内心肯定会是这样一种感觉:“则知其山,屡兴屡败,非仅一次,由来已久”。 道观破落(资料图) 是啊!兴隆山就像别的中国名山一样,曲折而又隐微地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命运。屡败屡兴,屡兴屡败!当国家动荡,黎民四散时,山又何足堪!到了近代社会,国民党军队驻扎在兴隆山,庙观破坏甚多。 到了“文化大革命”,兴隆山的庙观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那样,偌大的古代中国,早熟而不成熟,一次次地成为了政治家的试验田和兵马场。 所谓的二十四史,就像是二十四份家谱。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中国,总是像毛驴拉磨一样,走不出一兴一亡的轮回。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这位诚实的老人,细微处都铭刻着它的答案。 祖师铁肩担道义,愿在此收徒传道(资料图) 烽烟四起之时,就是生灵涂炭之时,也是名山宫观岌岌可危、濒临倾危之时。兴隆山的破败让刘一明感慨,但刘一明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更是一位睿智的实干家。他不仅会妙手著文章,更能铁肩担道义;他不仅会象诗人们一样感今怀古,更能知难而行,拿起镰刀斧头和众徒弟信士一同披荆斩棘,亲手兴建兴隆山。 未完待续…… (编辑:柯恩) 本文由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贾来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