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清平福来,道藏万物间——齐白石笔下的道教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8-07-21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1954年,北京故宫承乾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展出作品121件。2018年7月17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画院合作举办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展出200多件。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规模最大的齐白石个人展览。本文通过对部分藏品的赏析,带大家走进齐白石老人笔下的道教世界。
    
    展品:清平福来 (资料图)
    清平福来
    齐白石晚年,喜以“清平福来”为主题作画。画中,老者手握青瓶,招来一只红色蝙蝠。在中国文化里,蝠与福同音,其形象在绘画、雕刻、建筑中广泛应用,表达出中国人对福文化的热衷。
    清平,是齐白石对生活闲适状态的追求。画中,青色的瓶子来表达“青平”。蝙蝠的颜色为红色,意思为“洪福(红蝠)齐天”。
    
    清乾隆·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 (故宫博物院)
    洪福(红蝠)在故宫博物院的其他藏品中也有体现,如清乾隆·黄色缂丝云蝠寿夹袍,虽然是皇帝所穿,却无龙纹,都是红色的蝙蝠为象征的祝寿纹。
    不识神仙
    在所有神仙之中,齐白石酷爱铁拐李。铁拐李,是八仙之一。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点化升仙。”《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云:“李铁拐或云隋时峡人,名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常行乞于市,人皆贼之。后以铁杖掷之,化为龙,乘龙而去。”
    
    展品: 李铁拐 (故宫博物院)
    此次展出的齐白石作品,李神仙坐姿,手持丹砂,并题有:“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尘世凡夫眼界,看为饿殍身家”。肉眼凡胎,不识神仙面目,成了世人眼里的“饿殍”,是一种隐喻,是对自己的艺术成就不被理解的一种嘲讽。
    与齐白石该类的其他作品对比,可以看出齐白石的创作之路和精神发展历程。
    
    背葫芦的铁拐李 齐白石 (藏处不详)
    画中李神仙拄拐,站姿,酒葫芦不离身。题识:“形骸终未了尘缘,饿殍还魂岂妄传。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识是神仙。”此话的题识中,再次出现“饿殍”和“谁识是神仙”的话题,和上图一样,表达一种对自己艺术不受世人接受的愤懑。
    元代颜辉的《李仙像》,是铁拐李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刻画出的神仙形象,大家可以看出李神仙表情凝重,看起来十分肃穆,一看便不是凡人。和齐白石所画的形象对比之后可以发现,齐白石在艺术创作中将李神仙“凡人”化,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摆脱了早期的神仙题材作品的单一性。正如黄宾虹在齐白石另一著名李神仙画作《李铁拐像图轴》的题跋中称:“独出心裁,不逾矩矱”。
    
    李仙像 元代 颜辉 (北京故宫博物院)
    道藏万物间
    齐白石善画虫鱼、花鸟、山水、人物,所画鱼虾,别有滋味。所谓“万物有灵”,齐白石作品之中体现出了“道藏万物间”的思想境界。
    
    展品: 草间偷活 (资料图)
    《庄子》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西升经》云:“道非独我,万物皆有之。”《太平经》中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齐白石作品之中,小鱼小虾看似平凡,但让人看到其灵气,表达出齐白超凡脱俗的心境。
    葛洪曰:“山水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体亦有魂魄,况天地万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齐白石笔下的虫鱼花鸟,无不带有鲜活的美感,带有一种“精气”。
    
    
    我最知鱼 (藏处不详)

    在齐白石在其作品《我最知鱼》,题款曰:“予少时作惯之事,故能知鱼。”庄子与惠施的对话,时隔千年,八旬老人通过画作回答道“我知鱼之乐”,也是一种超脱。
    “清平福来”系列展览分“天道酬勤”“扶梦还乡”“老当益壮”“白石篆字”四部分,是一次文化盛宴。还有诸如“祝寿”“天道酬勤”题材的作品,涵盖绘画、篆刻等多类作品。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