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2018·12 1、《汉学研究》第36卷第2期目次 时 间:2018年6月 内容简介: 【专论】 《史记三家注》对项羽形象的转化与虞姬形象的深化(林郁迢) 试论杨守敬旧藏《文选》室町钞本的异文与来源问题(何维刚) 广面具说——吴梅村〈赠陆生〉诗的曲折自辩(陈建铭) 《安南国译语》——所反映的近代汉语声调系统(江佳璐) 时代变局中的畴人家庭——以明末清初的钦天监何家为例(张秉莹) 「兼收并采」与「因象立教」——《四库全书总目》易学观的探讨(蔡智力) 德川日本妈祖信仰与神道习合的文献研究(吴伟明) 抗战晚期的民变与地方社会——以平阳的大刀会与同善会为讨论中心(罗士杰) 【书评】 评Craig Clunas,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刘宇珍) 评吕玉新《政体、文明、族群之辡——德川日本思想史》(郭雨颖) 评David Der-wei Wang, A New Literary Histroy of Modern China(Rosa Lombardi) 评Ondrej Klimes, Struggle by the Pen: The Uyghur Discourse of Nation and National Interest, c.1900-1949(吴启讷) 2、《汉学研究通讯》第37卷第2期目次 时 间:2018年5月 内容简介: 【研究综述】 大陆荀子权说研究综述(1978-2018)(岳天雷) 龙彼得教授旧藏闽南语歌仔册之概况与价值(潘培忠、徐巧越) 二十年来《台湾文学英译丛刊》(1996-2017)散文选译范围及其意义(邱比特) 【资料介绍】 《台湾研究国际学刊》介绍(蔡明烨) 新近出版论文集汇目 【新书评介】 Tom Miller, China’s Asian Dream: Empire Building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S. Yu. Vradiy, «Карта России»: корейский источник XIX в. 【会议报导】 国内外学术会议 【学界消息】 汉学研究中心 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 台湾汉学博士论文计划汇目 研究机构及学校动态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会在出刊1个月后将电子全文置于「汉学中心出版品全文数据库」(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欢迎前往浏览。 3、汉学研究通讯电子报GIS系统介绍短片 内容简介: 汉学研究通讯电子报自2006 年元月首度发行以来,即将国内外汉学界的各项消息,以电子方式呈现,充分发挥动态报导的特性。为提供更精进的学术加值服务,国图汉学中心将现有电子报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以时间、空间作为横纵轴来驾驭上万笔各类学术信息,读者可透过手机、个人便携设备,依目前所在位置获得电子报的行动加值服务,如学术活动消息、汉学机构及汉学学人等相关信息。系统介绍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eHq7sxkVc 4、中国学术年刊第40期秋季号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内容简介: 王船山内丹思想研究——以〈远游〉注为核心的考察(康自强) 《四库全书》誊录书法风貌分类初探——以文渊阁本为主(黄明理) 隐没的才子佳人——昆剧《西厢记》折子戏之场上嬗变(洪逸柔) 典型的塑造 ——钟繇的时代及其「正书之祖」形象的确立(朱书萱) 敦煌本〈唯识大师无着菩萨本生缘〉、〈唯识论师世亲菩萨本生缘〉之文本属性与故事源流(杨明樟) 5、言为心声:明清时代女性声音与男性气概之建构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公司 作 者:何宇轩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安民治国全忠孝,方显男儿是丈夫」——明清为母者构建的男性人格 第三章「君自尽忠侬尽孝,大家努力壮门楣」——明清为妻者塑造的男性气概 第四章「男儿秉志壮闾阎,闺女当知诗礼兼」——明清闺秀对其兄弟侄甥培养「丈夫气概」之勉励 第五章「读书久已薄迂儒,愿作人间女丈夫」——明清女性作家建构的「女中丈夫」形象 第六章 「丈夫落落心何求,干将豪气芒千秋」——明清女性吟咏篇什及论史文章中男性形象的演绎 第七章总结 6、改变形像:中国基督教本土与全球发展 时 间:2018年12月 出版单位:台北:橄榄华宣出版公司 作 者:郭承天、周复初、张证豪 主编 报 导 者:政治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主题一:神学论述与圣经翻译 1. 中国基督教九十九条论纲:恢复与调适(郭承天) 2. 论倪柝声的基督观(谢仁寿等) 3. 召会的核心神学观点基督与教会之演变与影响(刘远城) 4. 儒家与圣经关于罪性的探讨与对治(陈小雯) 5. 文本化翻译与多声部呈现:当代圣经汉译考察(任东升) 主题二:近代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发展 6. 效法圣经人物迦勒:以真耶稣教会的高大龄为例(王惠姬) 7. 真耶稣教会宣道理念与策略:以日治时代〈台湾传道记〉为例(陈宏模) 8. 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传教士:萧克将军与薄复礼的一段「友谊」(曾庆豹) 9. 本色化运动下西南少数民族教会的灵恩运动(1920-1960)胡其瑞) 10. 从温州视角看家庭与三自教会的历史渊源、名称定义、与教派传统朱建忠) 主题三: 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在地与全球发展 11. 从基督宗教观的儿少价值检视台湾网络治理(黄葳威) 12. 大学生知觉演化论与基督教信仰之关系(张世忠) 13. 唱新歌与宗教动员:迦南诗歌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的互动生成(徐颂赞) 14. 召会在异文化地区的宣教与运作:以荷兰的地方召会为例(张证豪) 7、余英时回忆录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允晨文化 作 者:余英时 着 内容简介: 全球华人引领翘望,期待已久的巨作,《余英时回忆录》终于问世了。余英时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届唐奖得主,更曾在2006年获美国克鲁格学术奖肯定,可谓声蜚国际。更重要的,他多年坚持反共、平反六四的立场,从不受各种利诱而动摇,遥居人格者高位。这部回忆录具现他从成长求学迄今的心路历程,以及转折,与时代变乱相绾系,从而形塑生命中深沉与不断思索的肌里,是当代难得一见的,最重要的学人心史。从访谈到成书,历十二寒暑,成书之不易与下笔之慎重,可见一斑。 在一个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时回忆录》的问世,不啻暮鼓晨钟,发人省思。 8、台北步登公寓:台北最普遍的住宅类型从何而来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田园城市 作 者:林君安 着 内容简介: Chapter 1 公寓:名词溯源与多重意义 公寓一词的语言源流 区分所有权制度 为何称作步登公寓? Chapter 2 台北步登公寓的原型与国际性 步登公寓的发展脉络 步登公寓的原型特质 国际案例 两个矛盾:公寓原型的政治意涵与反都市性 Chapter 3 步登公寓在台湾:分类与源流 在地集合住宅源流 台北步登公寓的规划类型 台湾其他县市的步登公寓 Chapter 4 步登公寓立面材 从现代、纯粹的立面到拼贴的外墙 压花玻璃:不透明的现代都市住宅 镂空花砖:现代主义、地域主义与遮阳格栅 洗石子:日治时期引进的仿石表面 马赛克砖:耐久价廉样式多彩 类型平面的在地化 风土与现代的拉锯 Chapter 5 公部门的作为与步登公寓的生根 台北都会人口、职业与家庭型态变迁 公部门做了什么? 由政府出版的类型图面 私部门进场初期的经济情势 Chapter 6 私部门的作为与步登公寓类型定位 公寓的增量与复制 战后台湾空间生产者的在地性 建筑师眼中的台北步登公寓 Chapter 7 结语 公寓的集合住宅内涵 公寓与其阶级意涵 公寓与城市 公寓与街廓 公寓作为借镜 9、失落在肤色底下的历史:追寻美军混血儿的生命脉络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行人文化实验室 作 者:陈中勋 着 内容简介: 前言:寻人启事 混血儿的身与影 从《人间》到《恐怖份子》 追寻混血儿、追寻台湾母亲、追寻美军 四个混血儿的家庭史:Nancy, Tony, Elddy, Michael Nancy:《人间》三十年的后续 Tony:阔别四十年的寻父之旅 Elddy:美军父亲,日本母亲 Michael:达观村与卓兰镇的小黑 生命历程之重 过去与过不去的身与影:美军、 台湾情人与混血儿的面貌 寻找混血儿 赛珍珠基金会台湾分会 父与母,扣连混血儿的那些移动与变迁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母子的噤声和失语 追寻起源:混血儿的诞生与美军的台湾假期 降生与死灭:被台美关系左右命运的人们 紧紧交缠的数字:渡假计划编年史 尾声:亚美混血儿,亚细亚的孤儿 10、鸿蒙妙观:道教文化研究之多元面向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作 者:谢世维 着 内容简介: 导论 第一部分 中古道教符图传统 壹、秘文与玉符——中古三皇文传统之研究 贰、真形与神图——道教三皇文视觉文化初探 参、真文与灵图——早期道经中图像观念探讨 第二部分 宋元道教的内修与传承 肆、圣传与教法——宋元时期的「东华派」探讨系谱 伍、玄珠归太乙——当代西方对宋元以后内丹研究之回顾 第三部分 当代道教的道法与实践 陆、道法与地方——以台南和意堂为核心的考察 柒、附身与仪式——台湾民间宗教医疗之考察 结论 11、儒家与康德(增订版)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作 者:李明辉 着 内容简介: 导论 儒家与自律道德 一、前言/二、康德的「自律」概念/三、康德的自律伦理学/四、「自律」概念之开展/五、在什么意义下儒家伦理学是自律的? 孟子与康德的自律伦理学 一、前言/二、道德之绝对性/三、存心伦理学/四、形式主义伦理学/五、道德之普遍性/六、人格之尊严/七、道德之自律/八、意志之自由/九、孟子与康德的伦理学之基本差异/十、结语 再论孟子的自律伦理学 一、前言/二、康德「现象」与「物自身」的哲学架构是否适于诠释孟子的思想?/三、孟子是否有「自律」的思想?/四、孟子的「心」是否本于天而为他律?/五、朱子是否比陆象山、王阳明更理解孟子?/六、在什么意义下孟子的思想是「唯心论」? 孟子的四端之心与康德的道德情感 一、前言/二、康德早期伦理学中的道德情感/三、康德后期伦理学中的道德情感/四、意志与意念之区分/五、道德情感与道德主体/六、实践情感之理性化/七、后期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论之难题/八、朱子对「四端」的诠释/九、朱子心性论的基本架构/十、朱子论心、性关系/十一、结论 从康德的「幸福」概念论儒家的义利之辨 一、孟子的「义利之辨」与功利主义/二、义利之辨不等于公利与私利之分/三、康德论「道德之善」与幸福/四、康德视「幸福」原则为实质原则/五、康德的「幸福」概念/六、康德视道德情感为经验原则/七、人有义务促进自己与他人的幸福/八、孟子「义利之辨」的哲学涵义/九、义利之辨先于公利与私利之分 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一、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思想史背景/二、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形式意涵/三、康德论道德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四、藉康德的理论诠释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五、「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三说的逻辑关联 从康德的「道德宗教」论儒家的宗教性 一、重新省思「儒学是否为宗教?」之问题/二、康德论「道德宗教」/三、从先秦儒学的转折看儒家的宗教性/四、从康德的宗教观所引发之批评看儒家的宗教性 余论 12、那时的先生:1940-1946大师们在李庄沉默而光荣的历程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作 者:岳南 着 内容简介: 1940年,中日战事全面升温。为了躲避日军的猛烈轰炸,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也先后辗转而来,一时之间,众多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戏称「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整整六年,这群南渡的「下江人」不仅要面对饥饿、病痛与死亡威胁,还共同历经土匪来袭、力驳「研究院吃人」事件……在坚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之下,他们不离不弃、薪传火播,完成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国际性的地位。 纪实文学作家岳南从2003年初访李庄后,就对这些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历程无法忘怀,他多次回到李庄去深入调查,透过大量档案资料,以及大师后人、李庄故人的口述纪录,写下这一段往事。透过他酣畅的文笔,大家得以看到学人领袖傅斯年的霸气、考古学大师李济的耿介、甲骨学大师董作宾的执着、中国艺术欣赏大师李霖灿的慢工细活、中国建筑学之父梁思成的苦心孤诣、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感时忧世…… 13、清嘉庆道光时期政治危机研究 时 间:2018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致知学术出版 作 者:张国骥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清嘉道时期政治危机表现 第一节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 第二节 清嘉道时期的社会危机 第三节 清嘉道时期的民族危机 第四节 清嘉道改革的失败 第二章 清嘉道时期政治危机原因 第一节 乾隆留下的烂摊子 第二节 因循守成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统治者的傲慢无知 第四节 过时的治国方略 第五节 封建制度与政治危机 第六节 从世界格局中看清嘉道时期的政治危机 第三章 清嘉道时期政治危机性质 第一节 封建王朝末世危机 第二节 封建专制制度性危机 第三节 历史转型期危机 14、徐复观的思想史研究 时 间:2018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陈昭瑛 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主题与方向 二、研究进路的澄清 三、章节结构的安排 第二章 理论渊源——论先秦与宋代儒者的过恶思想 一、前言 二、先秦儒者过恶思想的简述 (一)孔子 (二)孟子 (三)荀子 三、两宋儒者过恶思想的简述 (一)周濂溪 (二)张横渠 (三)程明道 (四)陆象山 四、小结 第三章 「意」的堕落——王阳明论「恶」之起源 一、前言 二、阳明论「恶」的来源 三、阳明的去恶工夫及其「一滚」面向 四、「人性圆融说」在善恶问题上的理论意义 五、小结 第四章 「念」的歧出——浙中与泰州学者「恶」的理论研究 一、前言 二、「念」的歧出及「知识」与过恶的关系 三、当下自反的去恶工夫 四、小结 第五章 知见空言——罗念庵论「学者」之「过」 一、前言 二、「学者」知见空言之「过」 三、针对「学者」之「过」的去欲工夫 四、小结 第六章 集大成者——刘蕺山对「恶」的议题的总结 一、前言 二、阳明与蕺山过恶思想的理论关联 三、《人谱》及其对「恶」的议题的总结 (一)〈人谱正篇〉 (二)〈人谱续篇二〉 (三)〈人谱续篇三〉 四、小结 总结 15、赛夏语中客语借词之音韵探讨 时 间:2018年2月 出版单位:花莲:国立东华大学 作 者:菈露打赫斯改摆刨 着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以南庄赛夏语中的客语借词使用现况,探讨族群接触与语言变化关系,以描述方式探究客语借词在赛夏语音韵的影响。以文献参考和田野访查方式,搜集赛夏语-客语借词。本文主要针对音位、音节、音调三个音来陈述客语在赛夏语的影响以及发音人的发音差异。发现赛夏语的客语借音、音节以及音调,对赛夏语的音韵确实存在影响。 16、傅秉常传:从香港大学到莫斯科中国大使馆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香港:中华书局 作 者:黄振威 着 内容简介: 傅秉常(1896-1965),是香港大学第一位一级荣誉工学士。在因缘际会之下,步入外交界之殿堂。他早岁显达,以二十七岁之龄当上粤海关监督,以后一直在法律和外交方面,有所靖献,历任外交部次长等职。1943年-1949年间为国民政府驻苏大使,任内代表政府签署《四国宣言》,蜚声国际。1949年曾一度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未就,后客居法国九载。1957年赴台生活,逝世时为司法院副院长。 本传记主要根据其后人收藏的《傅秉常日记》及其他相关原始史料,探讨傅秉常的志业与平生,也谈他身处的时代,兼及他的家庭、朋友与同时代人,以及他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贡献。笔者希望透过这部传记,向这位香港大学早期的杰出校友致敬。 作者简介 黄振威,香港大学一级荣誉文学士,主修中国历史。香港大学哲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硕士。现正在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攻读博士课程。曾与王颂威合编《革命与我》(2015年),及与傅锜华合作英译、整理1939-1965年期间之《傅秉常日记》。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和香港史。 17、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增订版) 时 间:2018年7月 出版单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作 者:彭丽君 着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导论:香港电影研究 第二章 陈果电影的香港主体 第三章 成龙的表演论述和香港旅游业 第四章 银河影像的男性形象与男性关系网 第五章 香港黑帮的边缘:黄精甫及其视觉过剩 第六章 本土与跨本土 第七章 复制《标杀令》 第八章 新亚洲电影及其暴力的循环流转 第九章 雨伞电影:香港电影再定义 第十章 中港跨境的倒错快感 第十一章 总结:电影与地方 18、宗教哲学の救済论:后期田辺哲学の研究 时 间:2018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作 者:廖钦彬 着 报 导 者: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宗教哲学的观点,来探讨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的中、后期思想。作者以异于旧有的观点,来研究田边宗教哲学的发展,并试图突显出异于西方宗教哲学类型的近代日本宗教哲学。本书在探讨被称为田边哲学的「种的逻辑」体系中的哲学与宗教,即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的对立统一结构(绝对媒介的辩证法结构)后,检视「种的逻辑」的崩坏过程,接着究明战后被重新建构的、从忏悔道哲学、基督教的辩证到「死的哲学」这一代表后期田边哲学面貌的宗教哲学构造,并对该哲学在现实世界的实践可能性提出质疑。在此论证过程中,作者阐明了日本中世宗教家道元与亲鸾的宗教思想,经由田边的现代哲学解释,具有绝对媒介辩证法的结构,形成近代日本的宗教哲学面貌。作者最后以台湾这一异文化观点,论究了台湾日治时期哲学家洪耀勋有关「实存」概念的哲学思考,并从跨文化的视野和田边哲学进行了比较。 作者简介 廖钦彬,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哲学博士(思想专攻),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近年主要论文:〈东亚脉络下的实存哲学发展:日本哲学与洪耀勋之间〉(蔡振丰·林永强·张政远编《东亚传统与现代哲学中的自我与个人》,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年);〈两个世界史的哲学论述―京都学派与柄谷行人―〉(《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井筒俊彦的意识哲学―以《意识与本质》为中心―〉(《世界哲学》2016年第3期)。另发表多篇和日本近代哲学有关的论文。 摘自《汉学研究通讯》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