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朱熹暗引故训考同——以《论语解》《论语集注》为例 作者:胡俊俊、胡琼(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源: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廿八日己酉 耶稣2017年7月21日 一、绪论 张栻(1133-1180),字敬夫。撰有《论语解》(以下简称“张解”)。杨世文、王蓉贵二先生校点之《张栻全集》(长春出版社,1999年)与邓洪波先生校点之《张栻集》(岳麓书社,2010年)皆收《论语解》。后者《前言》有云:“此次定稿,又参考了杨世文、王蓉贵两先生的研究成果。”[1]前言p(11)朱熹(1130-1200),字元晦。撰有《论语集注》(以下简称“朱注”),收入《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点校本最为通行,1983年首版,后多次重印)。朱子年长于张子,本文题目以张先于朱,因张解定稿早于朱注。张解《序》末记时为“乾道九年五月壬辰朔”。[1]p(4)乾道九年,即西元1173年。《四库全书总目·癸巳论语解》:“《癸巳论语解》十卷,(宋)张栻撰。其书成于乾道九年,是年岁在癸巳,故名曰《癸巳论语解》。”[1]p(429)(清)吴英《四书章句附考序》:“朱子之注四书也,毕生心力于斯,临没前数日,犹有改笔。”[2]p(379)《四书章句集注》之《大学》《中庸》皆有序文,记时分别为“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2]p(1.14)淳熙己酉,即西元1189年,此时当为朱注初稿。据吴《序》,则朱注定稿不晚于1200年。[1] 张朱同志于道,皆明“天理”“人欲”之辨,书信往复,辩论问学,且有三次重要会晤。尤其是第三次,盛况空前,于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具有重大意义。张朱分别奠定湖湘学、闽学基础。[2]《宋史·道学传》将其合传,可谓卓识!《传》末云:“栻闻道甚早,朱熹常言:‘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3]p(12775)又《四库全书总目·癸巳论语解》云:“考朱子大全集中,备载与栻商订此书之语,抉摘瑕疵,多至一百一十八条,又订其误字二条。以今所行本校之,从朱子改正者仅二十三条,馀则悉仍旧稿,似乎龂龂不合。然‘父在观其志’一章,朱子谓旧有两说,当从前说为顺,反复辨论至于二百馀言,而后作《论语集注》,乃竟用何晏《集解》所引孔安国义,仍与栻说相同。盖讲学之家,于一字一句之异同,务必极言辨难,断不肯附和依违,中间笔舌相攻,或不免于激而求胜。迨学问渐粹,意气渐平,乃是是非非坦然共白,不复回护其前说,此造诣之浅深,月异而岁不同者也。然则,此一百一十八条者,特一时各抒所见,共相商榷之言,未可以是为栻病。且二十三条之外,栻不复改,朱子亦不复争,当必有涣然冰释,始异而终同者。更不必执《文集》旧稿,以朱子之说相难矣。”[1]p(168.169) 张朱异同,学者向来重视,于哲学、史学、文学创获颇丰。论著充栋,此不赘冗。[3]二人学宗二程诸子,此略点睛。张解《序》云:“学者,学乎孔子者也。《论语》之书,孔子之言行莫详焉,所当终身尽心者,宜莫先乎此也。……本朝河南君子始以穷理居敬之方开示学者,使之于致知力行,有所循求,以入尧舜之道。……顾栻何足以与明斯道,辄因河南馀论,推以已见,辑《论语说》,为同志者切磋之资。”[1]p(3.4)朱注《大学章句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2]p(1.2)张朱学术渊源,于此尤彰。朱子《南轩文集序》云:“孟子没,而义利之说不明于天下。……独其见于论说,则义利之间,毫发之辨,盖有出于前哲之所欲言而未及究者,措诸事业,则凡宏纲大用,巨细显微,莫不洞然于胸次,而无一毫功利之习。是以论道于家而四方学者争向往之。入侍经帷,出临藩屏,则天子亦味其言嘉其绩,且将倚以大用,而敬夫不幸死矣。”[1]p(436)此真高山流水之言,令人唏嘘扼腕!《宋元学案•序录》云:“私淑洛学而大成者,胡文定公其人也。文定从谢杨游,三先生以求学统而其言曰:‘三先生又兼师友,然吾之自得于《(程氏)遗书》者为多。’……盖晦翁、南轩、东莱皆其再传也。……南轩似明道,晦翁似伊川。向使南轩得永其年,所造更不知如何也。”[4]p(7.10)朱张皆承二程学统,切磋琢磨,相互促进。张朱解注《论语》皆善用前人时贤之训义,包括明引与暗引。朱注之明引较为人所知,此从略。[4]此处稍覼缕张解明引情况,以示异同。张解明引前人之训义以程子(即上文所言“河南君子”“河南馀论”)为最,共32则。暗引程子之说则更多。其馀明引则稍少,如:张子,9次;杨氏,9次;尹氏,7次;孔氏(孔注),5次;谢氏,3次;吕氏,3次;侯氏,3次;范氏,2次;包注,2次。张解未明引朱注,而朱注常明引张解(共11次,皆示以“张敬夫曰”)。另,朱子《四书或问》明引张解更多。与朱注相较,张解引用前人之训义,于唐以前故训则极少明示其原(除孔注、包注外,偶有“先儒谓”“古注训……为……”类语),于同时诸家之新义则多明其本(亦偶有未指明者)。笔者闲馀时对读张解朱注,于暗引故训之处时获合同,因缀成篇。一则明圣贤同见之智,二则或有小补于张朱异同研究之阙。序考如次,就正方家。 二、正文 1.《学而》“不亦说乎”:张解:“说者,油然内慊也。”[1]p(5)朱注:“说,悦同……中心喜說。”朱注引程曰:“浃洽于中,则说也。”[2]p(47)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以下简称“陆释”):“说音悦,注同。……自内曰悦,自外曰乐。”(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以下简称“皇疏”):“悦者,怀抱欣畅之谓也。” 2.《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张解:“信者,信于己也。”[1]p(5)《为政》“人而无信”:张解:“信者,以实之谓。”[1]p(17)朱注:“以实之谓信。”[2]p(48)又:“信者,言之有实也。”[2]p(49)又:“信,实也。”[2]p(104)按:《孟子·尽心(下)》:“有诸己之谓信。” 3.《学而》“则以学文”:张解:“文,谓文艺之事。”[1]p(7)朱注:“文,谓诗书六艺之文。”[2]p(49)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以下简称“何解”)引马曰:“文者,古之遗文也。”陆释引郑曰:“文,道艺也。”皇疏:“(文)即五经六籍也。” 4.《学而》“就有道而正焉”:张解:“正者,言吾之偏也。”[1]p(10)朱注:“以正其是非。”[2]p(52)按:何解引孔曰:“正,谓问事是非。”(唐)孔颖达《论语疏》(以下简称“孔疏”):“正,谓问其是非。” 5.《为政》“事之以礼”:张解:“礼者,理之所存也。”[1]p(12)《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张解:“礼者,理也。”[1]p(20)《泰伯》“恭而无礼则劳”:张解:“礼者,其节之存乎人心者也。”[1]p(62)朱注:“礼,即理之节文也。”[2]p(55)朱注:“无礼,则无节文。”[2]p(103)按:《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礼记》“礼记”孔疏:“礼者,理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仪也,非礼也”孔疏:“本其心谓之礼。”《孔子家语·论礼》:“礼者,理也。”《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又《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韩诗外传》卷五:“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者也。” 6.《为政》“攻乎异端”:张解:“‘攻’如‘攻木’之攻。”[1]p(15)朱注引范曰:“攻,専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2]p(57)按:何解:“攻,治也。”《礼记·学记》“如攻坚木”孔疏:“攻,治也。” 7.《八佾》“文献不足征也”:张解:“文,谓典章。献,谓故老之贤者。”[1]p(21)朱注:“文,典籍也。献,贤也。”[2]p(63)按:何解引马曰:“文者,古之遗文。”何解引郑曰:“献,犹贤也。”孔疏:“文,文章也。献,贤也。” 8.《八佾》“禘”:张解:“禘者,天子之大祭。”[1]p(22)朱注引趙曰:“禘,王者之大祭也。”[2]p(64)按:皇疏:“禘者,大祭名也。”《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郑注:“凡大祭曰禘。”又“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郑注:“凡大祭曰禘,谓郊祀天也。”又《明堂位》“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郑注:“禘,大祭也。”又《丧服小记》“礼,不王不禘”郑注:“禘,谓祭天。”又《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郑注:“禘,谓祭昊天于圜丘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禘尝不卜”何休注:“禘,比祫为大。” 9.《八佾》“自既灌而往者”:张解:“灌者,求神之始。”[1]p(22)朱注:“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2]p(64)按:何解引孔曰:“灌者,酌郁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皇疏:“灌者,献也,酌郁鬯酒献尸灌地以求神也。”孔疏:“灌者,酌郁鬯灌于大祖,以降神者。”《礼记·郊特牲》“灌用鬯臭”郑注:“灌,谓以圭瓒酌鬯始献神也。” 10.《八佾》“与其媚于奥”:张解:“奥者,室神之主。”[1]p(23)朱注:“室西南隅为奥。”[2]p(65)按:何解引孔曰:“奥,内也。”陆释引郑曰:“奥,西南隅也。”皇疏:“奥,内也,谓室中西南角。”孔疏:“奥,内也,谓室内西南隅也。”《礼记·曲礼(上)》“居不主奥”郑注:“室中西南隅谓之奥。”又《礼运》“人以为奥也”郑注:“奥,犹主也。” 11.《八佾》“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张解:“翕如,始作而合也。纯如,从之纯一而和也。虽合而和,然高下清浊,眀白而不相夺伦也,故又曰皦如也。至于绎如也以成,则相继而有馀也。”[1]p(26)朱注:“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皦,明也。绎,相续不絶也。成,乐之一终也。”朱注引谢曰:“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2]p(68)按:《尔雅·释诂(上)》:“翕,合也。”《大戴礼记·夏小正》:“翕也者,合也。”何解:“从,读曰纵。……纯,和谐也。”陆释引郑曰:“皦,清别之貌。……绎,……志意条达之貌。”皇疏:“从,放纵也。……绎,寻续也。”孔疏:“从,读曰纵,谓放纵也。纯,和也。……皦,明也。……绎……言其音络绎然相续不絶也。” 12.《里仁》“放于利而行”:张解:“放,依也。”[1]p(30)朱注引孔曰:“放,依也。”[2]p(72)按:何解引孔曰:“放,依也。” 13.《里仁》“君子喻于义”:张解:“喻,谓通达其趣也。”[1]p(32)朱注:“喻,犹晓也。”[2]p(73)按:何解引孔曰:“喻,犹晓也。”皇疏:“喻,晓也。”孔疏:“喻,晓也。” 14.《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张解:“文章,谓著于言辞者。”[1]p(37)朱注:“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2]p(79)按:何解:“章,明也,文彩形质著见。” 15.《公冶长》“谓之‘文’也”:张解:“经天纬地谓之‘文’,而勤学好问亦谓之‘文’。”[1]p(38)朱注:“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朱注引苏曰:“非经天纬地之文也”。[2]p(79)按:孔疏引《谥法》曰:“勤学好问曰‘文’。”《逸周书·谥法》:“经纬天地曰‘文’。”又:“勤学好问曰‘文’。” 16.《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张解:“中者,言其理之无过不及也。庸者,言其可常而不易也。”[1]p(50)《子罕》“未可与权”:张解:“中者,天理之当然,不可过而不可不及者也。”[1]p(77)朱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朱注引程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2]p(91)按:何解:“庸,常也。”皇疏:“中,中和也。庸,常也。”孔疏:“中,谓中和。庸,常也。”《礼记·中庸》朱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礼记·中庸》:“庸德之行”郑注:“庸,犹常也。”《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 17.《述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张解:“申申,和乐中正也。夭夭,温裕安舒也。”[1]p(52)朱注引楊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引程曰:“有中和之氣”。[2]p(93.94)按:何解引马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也。”皇疏:“夭夭者,貌舒也。申申者,心和也。”陆释:“夭夭,和舒貌。”孔疏:“申申、夭夭,和舒之貎。” 18.《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张解:“愤悱者,思虑积久,郁而未畅,诚意恳切形于外也。愤则见于颜色,悱则见于辞气。”[1]p(53)朱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语言而未能之貌。”朱注引程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2]p(95)按:皇疏:“愤,谓学者之心思义未得……悱,谓学者之口欲有所咨而未能宣。”孔疏:“愤,愤然也。……悱,谓学者之口欲有所咨而未能宣,悱悱然也。” 19.《述而》“子路请祷”:张解:“祷者,悔过迁善之意。”[1]p(61)朱注:“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2]p(101)按:何解引包曰“祷,祷请于鬼神也。”皇疏:“祷,谓祈祷鬼神以求福也。”陆释:“祷,累功德以求福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郑曰:“祷,谢过于鬼神。” 20.《泰伯》“君子笃于亲”:张解:“君子,谓在上者也。”p(63)朱注:“君子,谓在上之人也。”[2]p(103)按:孔疏:“君子,人君也。”《礼记·曾子问》“君子不夺人之亲”孔疏:“君子,谓人君也。” 21.《泰伯》“士不可不弘毅”:张解:“弘有宽阔之意。”[1]p(64)朱注:“弘,宽广也。”[2]p(104)按:何解引包曰:“弘,大也。”皇疏:“弘,大也。”孔疏:“弘,大也。” 22.《泰伯》“不至于穀”:张解:“穀者,取其成实之意,故以训善焉。”[1]p(66)朱注:“成穀曰实。”[2]p(114)按:何解引孔曰:“穀,善也。”皇疏:“穀,善也。”孔疏:“穀,善也。” 23.《子罕》“毋必,毋固,毋我”:张解:“必者,必欲其然也。固者,执而不化也。我者,有己也。”[1]p(70)朱注:“必,期必也。固,执滞也。己,私己也。”[2]p(109.110)按:何解:“(必),专必……(固),固行……(身),有其身。”皇疏:“固,谓执守坚固也。” 24.《子罕》“未可与权”:张解:“权者,权其轻重,而适其平之谓。”[1]p(77)朱注引程曰:“权,称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2]p(116)按:何解:“权量其轻重之极。”孔疏:“权量其轻重之极也。”《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荀子·不苟》“而兼权之”杨倞注:“权,所以平轻重者。”又《正名》“故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杨倞注:“权者……所以知轻重者也,能权变适时。” 25.《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张解:“恂恂,信顺之貌。”[1]p(79)朱注:“恂恂,信实之貌。”[2]p(117)按:何解引王曰:“恂恂,温恭之貌。”皇疏:“恂恂,温恭貎。”陆释:“恂,温恭之貌。”孔疏:“恂恂,温恭之貌。”《后汉书·王丹传》“恂恂如也”李贤注引郑曰:“恂恂,恭顺貌也。”又《刘平传》“恂恂似不能言”注引郑曰:“恂恂,恭顺之皃。” 26.《乡党》“君子不以绀緅饰”:张解:“绀,齐服;緅,练服。”[1]p(80)朱注:“绀,……齐服也。緅,……练服也。”[2]p(118)按:何解引孔曰:“绀者,齐服盛色……緅者,三年练。”皇疏:“绀是玄色也。緅是浅绛色也。……玄是斋服……三年之丧练而受浅绛为缘也。”孔疏:“绀者,齐服盛色……緅者,三年练。”齐,通“斋”。 27.《乡党》“袗絺綌”:张解:“袗,单也。”[1]p(81)朱注:“袗,单也。”[2]p(119)按:何解引孔曰:“暑则单服。”皇疏:“缜,单也。”孔疏:“袗,单也。”《礼记·曲礼(下)》“袗絺綌”郑注:“袗,单也。”缜,通“袗”。 28.《乡党》“食不厌精”:张解:“食,饭也。”[1]p(82)朱注:“食,饭也。”[2]p(119)按:陆释:“食,饭也。”孔疏:“食,饭也。” 29.《乡党》“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张解:“饐,伤湿也;餲,味变也;馁,溃而耗也;败,渝而坏也;色恶,非其本色也;臭恶,失其芬香之正也。失饪,失生熟之节也;不时,非食时也。”[1]p(82)朱注:“饐,饭伤热湿也;餲,味变也;鱼烂曰馁;肉腐曰败;色恶、臭恶,未败而色臭变也;饪,烹调生熟之节也;不时,五榖不成、果实未熟之类。”[2]p(120)按:何解引孔曰:“饐餲,臭味变也。鱼败曰馁也。失饪,失生熟之节也。”引郑曰:“不时,非朝夕日中时也。”皇疏:“饐,谓饮食经久而腐臭也。餲,谓经久而味恶也。馁,谓鱼臭坏也。肉败者,肉臭坏也。食失常色是为色恶。臭恶,谓馔臭不宜食。失饪,谓失生熟节也。不时,非朝夕日中时也。”陆释引《字林》:“饐,饭伤热湿也。”引《说文》:“鱼败曰馁。”孔疏:“饐餲,臭味变也。鱼败曰馁。……(色恶)(臭恶)谓饭食及肉颜色香臭变恶……(失饪)谓馔失生熟之节……(不时)谓非朝夕日中时也。” 30.《乡党》“食不语,寝不言”:张解:“自言曰言。答述曰语。”[1]p(83)朱注:“答述曰语。自言曰言。”[2]p(120)按:皇疏:“言是宜出己,语是答述也。”孔疏:“自言曰言,答述曰语。”《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 31.《乡党》“虽狎”:张解:“狎,谓与之习熟者。”[1]p(86)朱注:“狎,谓素亲狎。”[2]p(122)按:何解引孔曰:“狎者,素亲狎。”皇疏:“狎,谓素相亲狎也。”孔疏:“狎,谓素相亲狎。”《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郑注:“狎,习也,近也。谓附而近之,习其所行也。” 32.《先进》“鲁人为长府”:张解:“长府,为藏货财之府。”[1]p(91)朱注:“长府,藏名,藏货财曰府。”[2]p(126)按:何解引郑曰:“长府,藏名也,藏财货曰府。”皇疏:“长府,藏名也。……藏钱帛曰府,藏兵甲曰库也。”孔疏:“藏财货曰府。长,其藏名也。” 33.《颜渊》“非礼勿视”:张解:“勿者,禁止之辞。”[1]p(97)朱注:“勿者,禁止之辞。”[2]p(132)按:《论语》“过则勿惮改”皇疏:“勿,犹莫也。” 34.《颜渊》“盍彻乎”:张解:“彻者,周家什一之法。”[1]p(100)朱注:“周制……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2]p(135)按:何解引郑曰:“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皇疏:“彻,谓十而税一也。”孔疏:“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 35.《子路》“必也狂狷乎”:张解:“狂者,所見高明,而行有未及乎其见。狷者,所守坚确,而见有未得乎其理。”[1]p(112)朱注:“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馀。”[2]p(147)按:何解引包曰:“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皇疏:“狂,谓应直进而不退也。狷,谓应退而不进者也。”孔疏:“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 36.《宪问》“危言危行”:张解:“危者,髙特之意。”[1]p(114)朱注:“危,高峻也。”[2]p(149)按:《礼记·缁衣》“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郑注:“危,犹高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郑曰:“危,犹高也。” 37.《宪问》“草创之……讨论之……修饰之……润色之”:张解:“草创者,具其大纲也。讨论者,考之古验之今而详订之也。修饰者,善其辞气也。至于润色之际,则命几于成矣。”[1]p(116)朱注:“草,略也。创,造也。谓造为草稿也。……讨,寻究也。论,讲议也。修饰,谓增损之。……润色,谓加以文采也。”[2]p(150)按:皇疏:“入于草野之中创之获之……讨,治也。论者,评也。……雕修饰之……加添润色。”陆释:“创,制也。”孔疏:“适草野以创制之……讨,治也。……详而审之……修饰润色,皆谓增修使华美也。” 38.《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张解:“老者,行义为人所尊之称。”[1]p(117)朱注:“老,家臣之長……家老望尊。”[2]p(151)按:何解引孔曰:“家臣稱老。”皇疏:“老者,采邑之室老也。”孔疏:“家臣称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郑注:“老,尊称也。” 39.《宪问》“无乃为佞乎”:张解:“佞,口给也。”[1]p(123)朱注:“为佞,言其务为口给。”[2]p(157)按:《论语·公冶长》:“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口给:口才敏捷,能言善辩。 40.《卫灵公》“好行小慧”:张解:“小慧,則才知之私。”[1]p(132)朱注:“小慧,私智也。”[2]p(165)按:何解引鄭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皇疏:“小惠,小小才智也。”陆释:“慧,小才知。”孔疏:“小慧,谓小小才知。” 41.《卫灵公》“君子貞而不谅”:张解:“谅者,执小信也。”[1]p(137)朱注:“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2]p(168)按:何解引孔曰:“谅,信也。君子……不必小信。”皇疏:“谅,信也。”孔疏:“谅,信也。” 42.《阳货》“古者民有三疾”:张解:“疾,生乎气禀之偏。”[1]p(150)朱注:“气失其平则为疾,故气禀之偏者亦谓之疾。”[2]p(179)按:皇疏:“疾,谓病也。” 43.《子张》“君子学以致其道”:张解:“致者,极其至也。”[1]p(160)朱注:“致,极也。”[2]p(189)按:皇疏:“致,至也。”孔疏:“致,至也。” 44.《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张解:“下流……川泽处卑,众水毕萃。”[1]p(163)朱注:“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2]p(191)按:孔疏:“下流者……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 三、结语 从训诂角度研究朱熹,已蔚为大观,而就笔者目力所及,张栻则几乎空白。[5]当下之训诂学、训诂学史重要著作未对宋儒之训诂引起足够重视(朱熹除外),甚至《故训汇纂》都忽略张栻《论语解》之训诂材料。这确实很让人惊讶!本文以朱张异同为切入点,初拓此荒地。往后将对张栻之训诂作专题研究(材料包括《论语解》《孟子解》《太极图说解义》《易说》《诗说》等)[6],以期进一步探讨宋儒训诂之地位。 参考文献 [1](宋)张栻著;邓洪波校点.张栻集[M].湖南:岳麓书社.2010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2008 [6]程树德撰.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注释: [1]可参徐德明《<四书章句集注>版本考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王利生、史娟《从首刻<四书章句集注>看朱熹对图书版本和书院藏书贡献》(图书情报论坛,2006年3期);朱悦坤《论<四书章句集注>成书及文献学特色》(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徐明《朱熹<论语集注>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朱天助《朱子四书类著述二十一种版本述考》(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1期)。 [2]可参杨星《朱子闽学思想渊源与传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张文彪《闽学之源流与学术地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黎昕《闽学研究十年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朱汉民《湖湘学派初探》(求索,1987年6期);陈谷嘉《张栻与湖湘学派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张栻及其哲学》(巴蜀书社,1991年);王立新《闽学与湖湘学》(文史哲,2002年5期)。 [3]可参黎昕、赵妍妍《当代海外的朱子学研究及其方法》(哲学研究,2012年5期);黎昕、周元侠《阐发与研究:国内朱子学研究述论》(哲学动态,2014年10期);邹锦良《张栻研究四十年:成就与不足》(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 [4]可参陈焕良《训诂在<四书集注>中的运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曾贻芬《朱熹的注释和辨伪》(史学史研究,1993年4期);国建强《<四书章句集注>训诂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李小明《<四书章句集注>训诂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舒拥军《朱熹<集注><集传>训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贾璐《朱熹训诂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路晓《朱熹<论语集注>训诂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5]另,笔者有幸应邀参加“张栻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2015年9月,四川省德阳市),专门就此请教与会海内外专家。 [6]张栻之《诗说》本已亡佚,杨世文先生撰有《张栻<太极图说解义>新辑》(《宋代文化研究》2011年)、《张栻<南轩易说>辑佚》(《儒藏论坛》2012年)、《张栻<南轩诗说>钩沉》(《儒藏论坛》2014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