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金杰(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儒林外史》的文本风貌别具一格。它既部分遵循了正史的文体规范与撰述宗旨,又广泛化用了传统稗说的形式与素材。这使得近现代学者...
作者:许丽(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让传统文论“活起来”,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故如何让传统文论“活起来”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
【汉字与民俗】 作者: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 汉字具有表意特点,造字的构形取象一般来自造字者视线所及的事物。民俗作为人们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作者:铁爱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高适《燕歌行》是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边塞诗名篇。盛唐殷璠赞“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
作者:田振洪(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至迟从宋代开始,各朝代的法律就明确规定了官府营缮工程的质保年限,若在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承办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至明代则...
作者:齐元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教授) 时间无形,孔子以有形的流水晓喻时间的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字中表示时间的字,也是以可视的形象...
作者:范立彬、王春侠(分别系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
作者:贾娟娟(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古之学者,多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任,于今之学者而言,承前启后的学术使命,亦是应有之义。《诗经》传统的悠久沉重...
作者:许春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大学畿辅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居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于《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来说,居处不仅是...
作者:阮忠(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苏轼的“仁统”是效韩愈的“道统”提出来的。韩愈的“道统”是老话题,但少有人说苏轼的“仁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道统...
收入迄今为止最丰富文献—— 《楚辞大典·第一编》发扬“诗骚传统” 光明日报记者 陈 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楚辞大典·第一编》 资料图片 从“香草美人”的美政理想、浪漫...
作者:张清华、高建旺(分别系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吕梁学院副教授) 《张文定公文选》收录了《湖广乡试录序》。这篇“序”有如下记载:“幹与教谕魏纶寔主其事。……幹谨拜稽...
作者:刘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词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学人小传:郁贤皓,1933年生,上海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曾任南京师范大...
【论点摘编】 常建华在《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安徽史学》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
作者:张知强(山东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但也...
作者:王东峰(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之诗,宋之词”。历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
作者:曹峻(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考古学文化意义上的太湖地区,一般指《禹贡·九州》中谈到夏商时期的“扬州”:“淮海惟扬州,彭蠡既[①],阳鸟攸居,三江既...
作者:徐 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登幽州台歌》非陈子昂所作,是近些年来多次出现的观点。陈尚君在《〈登幽州台歌〉献疑》(《东方早报》2014年11月23日)中认为,该诗...
作者:纪永贵(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明代“四大声腔”之后,嘉靖、万历年间在江南徽州和池州地区兴起一种新声腔,时人称之为“徽池雅调”,并有晚明曲选《徽池雅调》...
作者:李佳(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建筑记文是中国古代实用性文体,多作于建筑活动之后,记录建筑目的、过程、地点、时间、建者、规模等信息,亦抒发作者情志。其发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