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到达中国的时间(1693,1697,1700,1703-1704)及其游记出版的时间(1727,爱丁堡)来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新东印度群岛旅行记》在英国关于中国的旅行记里分别位居二、三位。本书篇幅巨...
内容提要 17世纪是俄国汉学的前汉学时期,以后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的创立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化阶段、19世纪下半期到十月革命前的近代化阶段。俄国汉学在长期的发...
《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 [美]罗丽莎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性进程的标志之一,妇女解放问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直饱受关注。从五四新文化...
内容提要 从欧洲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看,他们更加注重凝聚着东方哲学和美学精髓、体现汉民族文化本真语言特性的作品,同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世界社会...
1971年10月,亨利基辛格来到北京,为美国总统理查尼克松历史性的中国之行铺垫道路。 作为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积极配合总统,采取外交主动来结束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四分之一个...
内容提要 传统汉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在研究文本的构成要件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范畴不断扩展的中国学学科与学科边界不断游移的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更是具有多元的吻合面。现已初具...
在旷世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他的纪念,进一步推进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深入拓展,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持,在众多国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著作中精选...
众所周知,巴金先生偏爱、珍惜和熟知俄苏文学。假如这位以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为创作航标的杰出中国作家的文学遗产没流传到俄罗斯,那就是极大的不公平。毋庸讳言,在...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北美、澳洲和西欧国家关于鲁迅研究的基本面貌,对英语、法语和德语世界鲁迅研究者的重要观点、学术理路、研究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
原编者按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所长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出版了他的新著《全球的竞争者中国令人可怕的崛起和西方的无能为力》。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是德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
庄士敦和溥杰(左二)、润麒、溥仪(右一)在御花园(日期不详)。 图片来源:刘北汜、徐启宪,《故宫珍藏》,105。 1919年溥仪13岁的时候,朝廷决定在他原有的一个满族老师和两个汉族老师的基...
皮埃尔绿蒂 对中国读者来说,皮埃尔绿蒂(Pierr eLoti,1850-1923)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法国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一个重要作家,早在上世纪20年 代末30年代初,其小说《菊子夫人》(Madame C...
17世纪末,尤其是18世纪,关于中国的工艺品和建筑、园林设计,在欧洲大陆,同时在英国,均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且出版了不少专著。西方艺术史家及中西文化关系研究者已基本达成共识,即...
最近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就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对日本在世界市场的异军突起,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危言耸听一样。当时一个受到屡次肯定的说法是,日...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对中国的关注较早,研究较多,是西半球除美国、加拿大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国家。近些年来,墨西哥出现了中国热,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
近来常听到一些学界才俊如此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几十年的时间,没有什么重要的可以载入文学史册的作品,却拥有如此庞大的研究机构及众多的研究人员,一二流的作家已被进行了曹雪...
西方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已愈来愈引起专业研究者注意,人们大都承认,只要不抱着过分自我迷恋的个人主义态度,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导致的对文本的另一种阐释将在方法上给人们...
《秋瑾竞雄女侠传》,[日]永田奎介著,闻立鼎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58.00元 也许国人对近代反清女豪秋瑾之名并不陌生,至于她那秋风秋雨秋煞人的英姿从何而来,又从何而落,却未...
作者简介:徐文堪,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研究部特约研究员 (上海200020) 曾活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粟特人在中国的历史和遗迹,是一个早就引起各国学术界关注的饶有趣味的研究主...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今年的2月21日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既是美国诗人WH奥登生在英国100周年的纪念日,也标志着尼克松访华35周年。尼克松197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在华行程由21日始,至28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