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 2017-11-24

    近日偶遇某畅销书作家签售,长长的人龙排出上百米,不少年轻读者手捧一摞书翘首等待签名。此情此景令人欣喜,但书店经理的一番话却令我顿生疑惑,他说接下来作家在其他城市还...

  • [国学漫谈] 学苑论衡: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2017-11-24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种文化通过交流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让原来的文化得到启发,继而产生新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

  • [国学漫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赏析 2017-11-24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题“使至塞上”,意即出使到达边塞。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

  • [国学漫谈] 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赏析 2017-11-24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

  • [国学漫谈] 单霁翔:故宫为何不积水 2017-11-24

    大殿前广场积水不过脚背。 雨水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 “千龙出水”——大殿台基上的积水由螭首流出,入明沟排走。 编者按 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

  • [国学漫谈] 莫用“焕然一新”冒犯文物 2017-11-24

    既不任旧如旧,坐视它们雨打风吹去;也避免改旧换新,做“自毁长城”的傻事,这样才能让文物自在地呼吸 给长城贴瓷砖,给黄河加栏杆,给珠峰修电梯,常用来形容不伦不类的闹剧...

  • [国学漫谈] 周晓枫:在洞头过七夕 2017-11-24

    离温州市中心一个小时车程,就到了海岛洞头。五楼阳台,前面是高约二十米、绿意参差的缓坡,将视线里的海分成两个部分:左侧的扇形区域和中间疏疏落落排布小岛的碗状平面。距...

  • [国学漫谈] 本非“纯净水”,应去“粗鄙化”——网络语言大家谈 2017-11-24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周洪波 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发布、信息交互和信息交易的平台。随着网络边界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媒体属性、社交属性和商品交易属性正...

  • [国学漫谈] 毕业季赠言·南开王利华:转识成智知行合一 2017-11-24

    按照惯例,我首先要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表示热烈祝贺!同时祝贺各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博士后”们!但此刻我更想表达的,是对同学们的感谢!我一向认为:...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学术抄袭岂能“当事人和解” 2017-11-24

    学术成果是一个社会的公共产品,对学术抄袭的“宽容”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知识产权,而且更伤害了一个社会共同恪守的文化价值。 学界又现抄袭风波。据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安徽...

  • [国学漫谈] 人民时评:文创升级须深耕文化土壤 2017-11-24

    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 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不知激发过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却...

  • [国学漫谈] 学当为人师 行应成世范——也谈“北师大受捐六千件瓷器”事件 2017-11-24

    7月13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六千件文物瓷器的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捐赠方和受捐方的消息称“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

  • [国学漫谈] 大家手笔: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2017-11-24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脉相承,阶段明显。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

  • [国学漫谈] 环球走笔:留住城市名片,不能仅靠情怀 2017-11-24

    不久前,法国首都巴黎的市长宣布将对市区老式书报亭进行改造,谁知却引来了潮水般的反对声浪。“新书报亭的设计看起来像垃圾箱”“这是在破坏巴黎的浪漫文化”……媒体冷嘲热...

  • [国学漫谈] 人才史话:才华是如何毁掉许攸的 2017-11-24

    资料图片 三国人才辈出,奇才怪才也不少。可惜的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大多不妙,以至于“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以如此呢?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恃...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老街文化离不开人间烟火 2017-11-24

    据媒体报道,武汉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四年,一直没有人气,偶尔放一两场电影,也是观众稀疏。最近这里又挂起“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牌子,但也未见对外“展示”什么。...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莫让毁坏长城事件一再发生 2017-11-24

    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文物保护悲剧上演?一是要完善立法,用制度化的手段阻击个别人、个别部门的“歪点子”。二是要严格执法,让触犯文保底线的违法行为都结结实实地“挨板子”...

  • [国学漫谈] 人才史话:“冯唐易老”之叹当止 2017-11-24

    资料图片 孔子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听起来是趣谈,其实于史有据,《战国策》《淮南子》《史记》等诸多典籍均有提及,这也符合孔子的风格。孔子一向看好年轻人,并提出了“后生可...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地方戏要当好地域文化表达者 2017-11-24

    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

  • [国学漫谈] 今日谈:喜看“花木兰” 惊艳奥运 2017-11-24

    日前,中国选手宫金杰、钟天使头戴印有穆桂英、花木兰脸谱的头盔,联手斩获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为中国自行车项目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当国人为“中国实力”倍感振奋之时,...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