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卖书人徐元勋 2017-11-23

    徐元勋是中国书店一位卖古旧书的老师傅,去年去世了。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就想写一点东西。在我的眼里,他就是清人李文藻在《琉璃厂书肆记》里提到的那种“颇深于书”的卖书人...

  • [国学漫谈] 清华园的读书生活 2017-11-23

    我在清华园生活了六年,良好的读书环境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我的几个学位和职称虽然都在外单位获得,但是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清华园的读书生活给了我最重要的源泉和动力。...

  • [国学漫谈] 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今昔 2017-11-23

    发生在50年前的那场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即使对如今已届中年的人来说,大多也仅仅是从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中认知,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是通过报告文学《谁...

  • [国学漫谈] 敦煌百年三笔账——纪念敦煌经卷发现一百年 2017-11-23

    敦煌经卷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由于敦煌在4—10世纪间曾为中国西北文化中心,政治...

  • [国学漫谈] 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 2017-11-23

     “清”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在诗学的历史语境中,它既是构成性概念,又是审美性概念。由于它自始至终都是与古典诗歌的终极审美理想相联系的一种趣味,这决定了...

  • [国学漫谈] 无法模仿的卡夫卡 2017-11-23

    模仿是有市场的,它是一门手艺。会操作这门手艺的人,也是有市场的。在文学中尤其如此。中国的作家喜欢模仿西方,即使在某些知名人士的作品里,我也能意外地发现马尔克斯、博...

  • [国学漫谈] 关于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7-11-23

    一、简单的回顾 我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和魏晋南北朝文学(博士),本来没有任何资格奢谈所谓上古文学研究问题。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或是从个人的志趣而言...

  • [国学漫谈] 中国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2017-11-23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被列为首位,它起着护体、御寒、遮羞、标识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所以说服饰是人类生活的橱窗。 服饰除了满...

  • [国学漫谈] 从韩愈谀墓说起 2017-11-23

    少时爱读韩昌黎的文章,特别喜欢《柳子厚墓志铭》。这篇墓志文情并茂,读来酣畅痛快。但后来看到有人撰文嘲笑昌黎谀墓,说他还因此收受事主的银两,便有些困惑起来。例如,清...

  • [国学漫谈] 在真福寺访“国宝”——□唐人写本《翰林学士集》□宋刊本《新雕中字双金》 2017-11-23

    佛教自经由中国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后,从飞鸟奈良时代直至江户时代,中日两国以佛教为中心的宗教交流持续不断,学问僧不断西渡,取回汉籍文献甚为丰厚。特别是自禅宗发达之...

  • [国学漫谈] 惜字律二种 2017-11-23

    光绪十三年坊刻本,竹纸1册 又光绪十年坊刻本,竹纸1册 “敬惜”字纸,也就是带字的纸,在我国有很久的传统。所谓“惜字律”,就是劝人“敬惜”字纸的善书。惜字律有不止一...

  • [国学漫谈] 黄遵宪撰写《朝鲜策略》的缘起 2017-11-23

    在黄遵宪的平生著作中,最少为国人所知,而在域外影响最大的,应推《朝鲜策略》。单是其在国内难得一见,却分别收入了1950年出版的《日本外交文书》第十三卷与1958年刊行的“韩...

  • [国学漫谈] 唐陵访古 2017-11-23

    尘封献陵 天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 以前来过西安,旅游线上的景点都去过,反倒增添几分迷茫。道路平敞,油漆光鲜,使人难以感受到悠远的古朴,也许历史总是被封锢于现代包装...

  • [国学漫谈]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2017-11-23

    1898年3月,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抛出《劝学篇》奏折,揭开了中国政教关系史上臭名昭著的“庙产兴学”的序幕。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现实下,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上了近代化的道...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美人芳草——《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四 2017-11-23

    汉语的修辞格中有借代,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 2017-11-23

    炼字 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

  • [国学漫谈] 《大风歌》与《垓下歌》——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钩沉 2017-11-23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前者是刘邦的《大风歌》,后者是项羽的《垓下...

  • [国学漫谈]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之一:从“头”到“脚”的革命 2017-11-23

    清代明信片中的“小脚女人” 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     起义的第二天,身穿新军军服的革命军把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从他的藏匿处拖...

  • [国学漫谈] 向古代母亲学教子 2017-11-23

    听母亲讲故事,做个美丽的梦,孩子们在母亲的慈爱与教育中这样长大。 孟母三迁 [民国]顾城作 一曲“虎妈战歌”,啸动了美国教育界,也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家长公众的深思与热...

  • [国学漫谈] 太极与中华文化 2017-11-23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