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作家刘庆邦做客《文化讲坛》谈感受 文学的本质从未改变 2017-11-23

      就像具有魔力一样,“互联网+”改造着许多传统产业的形态,也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我们的文学版图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哪些变化,作家应该如何应对...

  • [国学漫谈] 求同存异:别说你会逛博物馆 2017-11-23

        妈妈的高跟鞋敲打着地面,被牵着的小男孩用一双使劲在地上划拉着的运动鞋回应着。叮咣咣,哧啦啦,空旷的展厅里回声刺耳,母子俩就这样旁若无人地打破了博物馆的沉静。...

  • [国学漫谈] 节气·物候·清明——春和景明 2017-11-23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日太阳到达黄经15°。到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

  • [国学漫谈] 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2017-11-23

        惟公元二零一五年四月五日,岁在乙未,节届清明,三阳开泰,碧宇澄清,炎黄华胄以至诚至敬之心、鲜花雅乐之仪,祭告我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 [国学漫谈] 诗说节气:清明 2017-11-23

        提起清明节气,自自然然会出口吟诵起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国学漫谈] 炽烈缠绵凤求凰 2017-11-23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炽烈缠绵的爱情故事。相如之文采,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

  • [国学漫谈] 趣话“羊”地名 2017-11-23

        作为六畜之一,羊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民把羊看成是善良、美好和吉祥的象征,与“羊”结缘的地名也遍布神州。     众所周知,广州...

  • [国学漫谈] 纸鸢跋扈挟风鸣 2017-11-23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这是北宋名相寇准的一首名为《纸鸢》的诗。纸鸢就是风筝。此诗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不见纸鸢的形象,却隐约有其影像...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跪拜心态”岂能弘扬传统文化 2017-11-23

    据报道,河南一中学不但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像,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论语》,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各地祭...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传统仪式如何才能不雷人 2017-11-23

    今年清明节,中原某城市举办所谓“传承薪火民族习俗”,身穿白色礼服的女使者头戴花冠、手持火炬、点燃圣火、放飞鸽子。清明节本是祭奠先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但如此充满...

  • [国学漫谈] 金台随感:话说黄金 2017-11-23

    财货之贵,莫过于黄金。 “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攻金之工”,包括制造削刀的筑氏、制造箭头的冶氏、制造佩剑的桃氏、制造乐钟的凫氏、制造量器...

  • [国学漫谈] 高校“重科研 轻教学”的现状亟待改变 2017-11-23

        据《光明日报》近日报道,备受关注的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揭晓,十位教师分享殊荣,一等奖得主获50万元奖金,百万元特等奖空缺,引发社会热议,赞同声和质疑声皆有...

  • [国学漫谈] 春色惹人醉 2017-11-23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多情的季节。春天带着无尽的韵味,带给人以无限的欢乐。 在文人看来,春天不仅代表着诗情画意,更孕育着梦...

  • [国学漫谈]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有故事的老房子如何存续 2017-11-23

    杭州西湖边建于1931年的蒋经国旧居,历经多年大门紧闭、落叶堆积后,日前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项目审批公示显示,或将由浙江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餐厅项目。...

  • [国学漫谈] 光明时评:黄冈中学“神话”不再 应试教育思维还在 2017-11-23

        黄冈中学“神话”的破灭固然证明教育的进步,但以此认定应试教育的终结却未免过于乐观。事实上,以17年没出过湖北省高考状元,来认定黄冈中学的没落,本身就是应试教育思...

  • [国学漫谈] 肖复兴:梨花风起正清明 2017-11-23

    大概是杜牧那首有名的诗的缘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死去的亲人扫墓,而且,这一天应该总是下雨才好才对。下着的,是那种沾衣欲湿...

  • [国学漫谈] 赏梅的情趣 2017-11-23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物来比拟人的心情、情绪,或者美德,梅花便是最典型的范例。它的香和美是其他的花木难以企及的。它不仅以清雅俊逸、孤高傲世的风度...

  • [国学漫谈] 书店灯光不熄说明了什么? 2017-11-23

    去年此时,北京文化地标、爱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三联韬奋书店”开始试水“24小时营业”。一年过去了,三联书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14年营业额接近翻番,实现盈利,并计划...

  • [国学漫谈] 韩小蕙:追忆我们的老作者来新夏 2017-11-23

    南开大学获捐来新夏著作、未刊稿等百余种珍贵档案资料 来新夏     来新夏先生生前是南开大学名教授,曾担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出版社社长等等职务;同时是历史学、方志学、...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2017-11-23

        清明节将至,父亲早早就安排好了清明当天的行程:早上去扫爷爷及曾祖父的墓,上午开车回一百公里外的老家,给高祖父及以上祖宗扫墓,然后到香火堂(相当于分祠)把笔者...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