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带来文化新气象 2017-11-23

    据报道,河北省文物局日前向已核准备案的河北省永昌博物馆等8家非国有博物馆授牌,这是该省首次为非国有博物馆授牌。此举意味着公众有更多机会看到更多珍藏。河北省文物局局长...

  • [国学漫谈] 新闻随笔:立冬,感受大道至简 2017-11-23

    小时候,有一件事始终困扰着笔者。一到冬天,便到处去找苍蝇、蚊子。它们曾经是整个夏天的苦恼。它们到底去哪儿了呢?怎么忽然间不见了?许多年之后,当笔者的女儿也一样在好...

  • [国学漫谈] 铜官窑里诗文瓷 2017-11-23

    长沙铜官窑遗址 铜官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迵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唐)李群玉,《石潴(渚)...

  • [国学漫谈] 刘石:冷淡生涯与《文学评论》 2017-11-23

    上苍待人总的来说是公平的,比如,煊赫一世、荣华尽享者未必没有触霉头心绪黯淡的时候,不如意事常八九的平头布衣,当检点平生,也难免有令其眼睛一亮的往事。何以知之?不才...

  • [国学漫谈] 古诗别解之《枫桥夜泊》 2017-11-23

    欧阳修《六一诗话》指摘张继《枫桥夜泊》是“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举例说:“夜半不是敲钟时。”又有人说:“乌眠不夜啼。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之时,怎么又会听到乌鸦叫...

  • [国学漫谈] 曲尽梅高绝俗人——林逋与梅花 2017-11-23

    春江泛舟 傅抱石/绘 穿越历史的峰峦,来到唐朝。经贞观之治的励精图治,到开元盛世的万邦敬仰,中国继汉之后又登顶峰。长安成为大都会,也成为东方的圣地。各国使者争相来朝。...

  • [国学漫谈] 闻白:京剧走出去还缺点什么 2017-11-23

    这些年中国京剧频繁踏出国门,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不由得想起上世纪30年代齐如山等人筹划奔走最终促成梅兰芳先生去美国演出、名扬四海的盛况。 读他的回忆录,印象最为深刻的当...

  • [国学漫谈] 文化立起来,民族国家站起来 2017-11-23

    1937年7月29日清晨,住在西单牌楼左近胡同里的朱自清接到朋友的电话:“北平的局面变了!”这一天,距离“七七事变”不过三个星期。这一天起,北平沦陷,城内百万中国人流离失所...

  • [国学漫谈] 李学勤:倾力推进“绝学”研究 2017-11-23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有关冷门“绝学”的问题,要求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

  • [国学漫谈] 找到自己的瓦尔登湖 2017-11-23

    人生,不过是一场寻寻觅觅,一个不断与物、人、事结缘的过程。你是否能在纷繁复杂的周遭聆听初心、断舍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人生的许多烦恼,总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 [国学漫谈] 新时代之光:礼敬和激活 2017-11-23

    这些年因各种机缘的行走,踏访了不少古村落。在浩大的中国,这些古镇古村承担和呈现着不一样的功能,比如景区形式的乌镇,民居博物馆形式的晋中一些大院,分区保护方式的丽江...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让传统文化站上新舞台 2017-11-23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系列谈之一】        传统文化不乏追随者,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阐释模式。由此,所有受到传统文化感召的人,都...

  • [国学漫谈] 文论经纬: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2017-11-23

    现当代史上,出现了一大批有造诣的旧体诗词作者,他们的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作品的...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2017-11-23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像包公、海瑞这样的清官,老百姓都推崇他们为‘青天’。包公曾经写过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

  • [国学漫谈] 大地漫笔:“出镜率”同样在考验作家 2017-11-23

    在一个信息海量呈现、资讯以秒更新的时代,作家的定力受到空前考验。 害怕被覆盖、被淹没、被遗忘的心理或隐或现地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先混个脸熟”成为一些新进作家...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信息平台助力“走失”文物早回家 2017-11-23

    浩荡的文明、璀璨的文物,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据所在。不过,文物流失早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日前,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http://bdww.sach.gov.cn)正式上线。今...

  • [国学漫谈] 人民时评:博物馆该如何赢得观众 2017-11-23

    没有文物,当然就没有博物馆,但仅仅拥有文物也并不等于就是博物馆。让展品焕发出光彩的说到底还是人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当全球不少知名博物馆陷入财务危机,不得不缩减人...

  • [国学漫谈] 读书管见:出版的“原创力”去哪儿了 2017-11-23

    中国每年要出多少种新书?据相关权威统计,2016年有47万种,其中畅销书为12万种左右。另一份调查显示,去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照这个速度,一个中...

  • [国学漫谈] 今日谈:让博物馆开口说话 2017-11-23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路过小城的历史博物馆,想起它免费之初是热闹过一阵的,只是现在有些冷清了。带朋友参观后,他说展馆陈设太呆板,展品大多数锁在玻璃柜里,外面只有一...

  • [国学漫谈] 白云红树绘清秋——古人如何以画咏秋 2017-11-23

    白云红树图(中国画) 蓝瑛 淮扬洁秋图(中国画) 石涛 蒲塘秋艳图(中国画) 恽冰 虽然春天有纷繁的花朵,夏天有雨后的彩虹,四季之中,我却觉得秋天最美。无论是南国的“霜叶...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