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 von Bell,1592-1666)在德国又成了一个热闹的话题。这是由弗兰茨的长篇新作《在上苍的阴影下》引起的。 弗兰茨,1949年生于德国科隆,是自由作家,在西方被...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台湾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该中心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其目标是推动与台...
【核心提示】长久以来,西班牙汉学研究在西方世界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虽然关于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的研究算是稍微改善了这个状况,但是在西班牙历史学教授劳尔鲁伊斯...
俄罗斯学者接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从小说开始的。最早在俄罗斯出版的中国古典小说是1763年发表在《学术情况通讯月刊》12月号上,题为《中国中篇小说》,是从英国著名作家Oliver...
2009年4月14日,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The New Zealand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Centre)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正式成立。它是新西兰第一个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谢和耐(Jacques Gemet),1921年出生,法国当今著名汉学家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作为当代法国最具权威的汉学家,他专事中国...
斯坦福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1920年,大学设立了讲席教授(endowed chair),美国亚洲研究的开创者Yamato Ichihashi(1878-1963)成为首位讲席教授,这可以说是斯坦福大学东亚领域研究...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梁启超是一位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人物,也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较多的人物之一。比较而言,海外学者比国内学者更加重视梁启超的思想层面。就笔者所读到的海外研究梁...
《 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叶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一 本书以马君武、宗白华、陈铨、冯至四位留德学人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德两国历史背景...
西方的传教士都是出色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可是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大自然,除了卜弥格外,谁都说不出什么。 爱德华卡伊丹斯基 卜弥格是波兰十七世纪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中外文化交流...
中岛敏夫先生,在中国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一位人们并不陌生的学者。 他生于1931年,在战争中渡过青少年时代,战争晚期的原子弹爆炸,在他身上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冲击伤痕。上一...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剑桥大学博士,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教授,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
高利克(Marin Glik),斯洛伐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汉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利克教授毕业致力于中西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主要...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周边地区也有深刻、广泛的影响。要全面了解儒学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地区的儒学著作。基于这种考虑,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从2005年开...
一、杜公与龙公 1981年的某个秋日,我刚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第一次和杜希德(Denis Twitchett,1925-2006)[1]教授见面闲聊,他便跟我提起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1920-2002)先生。龙...
内容提要 杰出的德语作家冯塔纳笔下的中国鬼魅形象始终未得到系统而全面的解读。本文以结构和心理为视域,对中国鬼魅进行了新的解读。本文认为,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和隐喻,中国鬼...
17世纪,耶稣会士将儒教传入欧洲。《四书》第一个翻译文稿是1593 年由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翻译成拉丁语的。当初的手写本,如今已经遗失。不过在1662年,由意大利耶稣会会士殷铎泽...
美国学者沈大伟谈《中国季刊》与当代中国研究 自1959年创刊以来,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季刊》已经走过50个年头。为此《中国季刊》在其...
1、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是为推展亚洲文化的全面性综合研究之目的而创设的东京大学附属机构,成立于一九四一年,创始初期只依科别性质分设三个部门...
如果把1814年12月11日法国法兰西学院开设汉学讲座,并正式任命雷慕沙(Abel-Rmusat,1788~1832)为第一位汉学教授,作为西方专业汉学开始的标志,从此在西方大学的教育体系和知识谱系中有了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