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学分,可不要以为只是现代莘莘学子的追求,古人也曾为之拼命。 《礼记·学记》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
□刘绍义 众所周知,工资一般都称作“薪水”,是打柴汲水的意思,语出《南史·陶潜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就是说,陶潜派一个仆人帮助儿子打柴汲水的意思。后来,人...
□郭华悦 如今的高考,不可能发生“零录取率”这种事儿。哪怕竞争最激烈的年代,录取率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可在唐朝,就曾发生过“零录取率”的乌龙事件。 那是在天宝六年,唐玄...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 隋代实行...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翟梦杰记者蔡蕴琦)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至重庆,中央大学牧场一千多头良种牲畜家禽难以西迁。抱着绝不留一只给日军的决心,国立中央大学成贤畜牧场3...
□郭华悦 民国时,也有教师节。 只不过,最初的教师节并非由政府指定,而是民间自发倡导。当时,在一些关注教育的著名学者倡导下,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教师节。而在其宣言中,也...
中新网南昌7月16日电(苏路程曾勤生)江西省万载县档案馆16日消息称,近日,该馆为搜集图片精品档案,在民国档案2-13-364卷中,发现一张1909年袁州官立中学毕业文凭。文凭刊录光绪根据...
国外语文课本,删什么留什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改动,总能成为国内的热点新闻。近日,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的消息引起很大关注,有争议也有误读。国...
头戴银雀顶,脚踏粉底皂。也去参主考,也来谒孔庙。颜渊喟然叹,夫子莞尔笑。子路愠见曰:“这般呆狗醮,我若行三军,都去喂马料。” ——清佚名《嘲武举诗》 文武双全,一直是...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 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
□刘绍义 我国“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就要来临了,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五经”成为汉代的普及读本,与“四书”是明清两朝的普及读本是同一个原理,因为科举和仕途的需要。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不仅仅是国家人才的成长道路,还是穷门小户的希望之...
由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射箭和膂力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这直接影响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说唐》中,对膂力尤其看重。譬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自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带有鲜明的西方教育特征。清末新制学校采用考试入学,所考科目除了中国传统经史知识,增加了声光、电化、几何、代数、外国语文、地...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借用《西南联合大学校歌》里的一句,因为它同样适用于这所“国立一号”中学——东北中山中学。她在离“衡山湘水”不远的湖南永丰镇璜璧堂“暂...
之后很长时间,人们对武举的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武举的整体素质也随之越来越高。北宋文人陈师道所作的《拟武举殿试策》完整地记录了当时对武举的文化课模拟考试的内容。这套...
□蒋骁飞 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缔造像“贞观之治”一样的盛世,把“开元盛世”延续到大唐的千秋万代,下诏举办一场唐朝规模最大的“高考”,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明朝之前的状元殿试卷无一流传至今,而明朝状元卷保存到今天的,在全国也只有一份,那就是明朝赵秉忠殿试状元卷。这份珍藏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的殿试卷成了海内外孤本,弥足...
□李小米 老王的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在微信里邀请我去吃升学宴。老王说,古人也要办升学宴,我咋不办呢,难道我还赶不上古人? 原来,升学宴在古代已盛行,还有“文科...
□赵柒斤 戏说历史总会不经意间让人中毒,潜移默化其思维方式,现代许多文人非常向往宋代,或多或少就是受“戏说”影响。拿宋代科举屡次“扩招”来说,现代人想得太好: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