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铜“虎符” 汉代的“发兵”,就是指汉王朝或地方郡、国对于军队的调动,主要是指中央对地方军队的调动。这是军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然而,却没有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多...
小时侯就知道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只是弄不清楚周瑜为什么愿意打人,黄盖又为什么愿意挨打?长大之后,通过学历史、看三国,知道了黄盖为了尽忠...
1.斩将搴旗 马迁曰:“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即用少数精锐将士冲击敌阵,擒杀主将,夺取军旗,破坏其指挥系统,引起对方阵列的崩溃。例如吴楚七国之乱时,汉军勇将灌夫披甲持...
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建兴元年,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 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作者罗贯中借之徐庶之口,间接的对诸葛亮作了简要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
史书上还有很多矫檄的记录。由于檄容易被伪造,王朝也就不可能强行规定见檄必发兵。 羽檄应是一种表示紧急情况的信物,统领军队的长官可以不经中央批准即调动军队,参与所需的...
赵云见刘备于邺。 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 赵云与夏侯惇等战于博望,生擒并推荐夏侯兰。 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赵云于长阪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
战斗结果:“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第二战:5000步兵vs80000骑兵。 战斗经过:面对这支战斗力强悍的汉军,单于大惊,急调周围部队前来支援,共集结八万多骑兵。李陵部...
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
苗刀的技术特征 1. 部位名称 苗刀主要分为刀柄、护手和刀身三部分。其中刀身部分又可分成刀尖、前刃与后刃三个部分。 2. 规格标准 苗刀全长5尺,刀身长3尺8寸,刀柄长1尺2寸,刀宽...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
东汉初年,国家虽然废除了都尉官,但是在边郡的都尉官却没有废除。“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后汉书·桓帝纪》注引《汉官仪》。如前所述,东汉国家,不断将弛刑徒发往...
陈寿《三国志》: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季汉辅臣赞》赞赵子龙、陈叔至: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陈寿:...
相形之下,以节发兵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虽然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材料,如《汉书》卷66《刘屈氂传》:“(戾)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安受节已,闭军门,不肯应太子……...
看了耳熟能详的《失街亭》,那马谡的死,王平的劝谏,诸葛亮的眼泪再一次环绕在心头。但是,在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的背后,除了严明军纪,执法如山之外,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冒顿单于(?-前174),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 油画“白登之围”: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刘邦亲自...
【历史地位】 忠义的化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关羽的地位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
据说,她一直活到晋代,享年80余岁。曹植有两个儿子,长子曹苗,曾被封为高阳乡公,早夭。次子曹志,被封为穆乡公,他少而好学,才华出众。曹植称赞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
西元前九九年(苏武被囚的第二年),中国大军分两路向匈奴汗国进攻,一路是大将李广利,出兵酒泉(甘肃酒泉),深入西域,到达天山,被匈奴击败。 另一路大将李陵的遭遇则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