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 [古代发明] 芦沟的造纸作坊:遗落的文明之光(5) 2018-01-14

    如今,竹纸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芦沟沿山而建的造纸作坊却早已不再生产纸,只有那爬满了青苔、长满了青草的篁锅、石槽、石磨、石碾、石碓…...

  • [古代交通] 贺江水道载誉古今 对接海陆丝绸之路(3) 2018-01-14

    白沙: 不为人知的两广边贸第一市 驱车沿着贺江蛇曲的河道往上游山乡行进,寻找水道上还存在着的贸易往来印记。封开县文联的陈楚源老人建议我们第一站去两广分界线上的白沙村看...

  • [古代交通] 车辆动力的变化(1) 2018-01-14

    我国古代陆路交通运输的动力,说到底主要是靠人力和畜力两大类,还谈不上什么机械动力。然而,同样是人力和畜力,其使用的方式、规模、手段、效益等,各个时期却大有不同。 车...

  • [古代发明] 活字排版工具 划时代的王祯盘(元) 2018-01-14

    2个直径近1米多的圆盘,上面密密麻麻布满活字,由一个工人操作,另一个工人负责念稿校对,这就是活字印刷工具中划时代的产品——王祯盘。 汉字数量众多、排列复杂,活字印刷自...

  • [古代发明] 《农器图谱》和《农器谱》关系试探 (1) 2018-01-14

    元代《王祯农书》系由“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部分组成。农史古文献专家王毓瑚先生提到,《王祯农书》中“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

  • [古代交通]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东周至元朝的盛大工程(3) 2018-01-14

    二是开凿坝河和通惠河。 由于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到大都。于是相继开...

  • [古代交通] 贺江水道载誉古今 对接海陆丝绸之路(4) 2018-01-14

    龙湾: 纤夫和船民的无字史诗 从白沙往南,回到贺江边的南丰镇中心。这里原是明洪武年间开建古城的城池所在。现在古城的西门和南门还保存完好。沿着城门外清代旧街官渡头可以一...

  • [古代交通] 车辆动力的变化(2) 2018-01-14

    牛,也是重要的畜力。在我国,用牛驾车的历史并不短于用马,最早使用牛车也在4000多年以前。牛车不如马车快捷,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马匹缺乏时,牛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汉...

  • [古代发明] 芦沟的造纸作坊:遗落的文明之光(6) 2018-01-14

    据笔者所知,平乐造纸业在蜀中兴起是较早的。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夹宣”——四川夹江宣纸也仅仅创始于明末,距今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造纸术是中国人一直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之...

  • [古代发明] 《农器图谱》和《农器谱》关系试探 (2) 2018-01-14

    这也很显然表明,王祯看过曾氏《农器谱》。需要指出的是王祯在书中并没有给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如果不加比对,很容易误认为是王祯自己所作。王祯《农书》之中,这样的例子必然...

  • [古代交通] 南方絲綢之路(1) 2018-01-14

    中國境內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道”...

  • [古代交通] 贺江水道载誉古今 对接海陆丝绸之路(5) 2018-01-14

    “五马巡城舞”跳进世博会 古来将领们通过贺江这条古水道守城戍边的故事,也以节庆舞蹈的样式,留在了贺江流域的乡间,成为了古水道上的一抹军事隐喻。贺江下游最为蛇形蜿蜒的...

  • [古代交通] 东北早期独特的交通工具——雪爬犁 2018-01-14

    在北方寒冷的雪野上,人们常会看见一种用木杆做成的架子形东西,由牲口拉着在冰雪上行走如飞,这就是东北民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爬犁”。 爬犁又叫“扒犁”、“扒杆”,民间称冰...

  • [古代发明] 谁发明了洛阳铲? 何时成为盗墓者重要工具?(1) 2018-01-14

    有没有可以追溯的发明者? 洛阳铲在考古文化史上应当有怎样的地位? 洛阳铲,其貌不扬。瓦形金属铲头长25厘米,径4厘米,装有长约两米左右的白蜡木杆。连铲带杆,一般长度在2...

  • [古代发明] 发明于郑国的司南与桔槔(图) 2018-01-14

    司南 桔槔 司南与桔槔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古老科技发明,两项发明都出自聪明智慧的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人之手。 看过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观众,都会注意到片头...

  • [古代发明] 《农器图谱》和《农器谱》关系试探 (3) 2018-01-14

    其次,《农器图谱》在写法上采用了先事后诗的方法,每一种农器都附有一首可若干首诗,以前这些诗作往往被当成王祯的创作,甚至有人认为王祯“诗学胜于农学”。实际上,《农器...

  • [古代发明] 谁发明了洛阳铲? 何时成为盗墓者重要工具?(2) 2018-01-14

    是谁发明了洛阳铲? 赵振华说,1983年4月7日,我在洛阳市东郊塔湾村访问87岁的马三愚老人,他在旧社会刨过墓,说钢锨斜着捣,才能带上土,后来是李鸭子发明了“瓦垄锨”。 近代金...

  • [古代交通] 邮驿的贡献 2018-01-14

    中国古代邮驿的发展,对于行政管理、国防建设、经济运行和文化传播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民族文化能够形...

  • [古代交通] 南方絲綢之路(2) 2018-01-14

    站在瀾滄江邊,可見博南山與羅岷山絕壁對峙,旁有蘭津古渡,這是走永昌道的必經之路,渡口附近有兩座橋墩,建有一座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相傳那時候每天清早橋...

  • [古代发明] 中国古代的探矿理论(1) 2018-01-14

    中国古代有比较系统的探矿理论。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的《管子·地数篇》。它总结了一些矿床中矿物的分布规律,指出可以根据矿苗和矿物的共生关系来寻找矿床。 书中说道:“山,...

  • 首页
  • 上一页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下一页
  • 末页
  • 1302592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