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像 灾荒与经济萧条,是有人类以来挥之不去的噩梦。范仲淹主政浙西时,就发生了波及整个江浙一带的严重灾荒。范仲淹是如何应对的呢?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
资料图 (一)诵读与涵泳:国学研习之道 这些年来,社会一直在质疑当代教育体制为什么培养不出国学大师?北大、人大等名校也开办过所谓的“国学大师班”,试验历史超过十年,...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传统节日当然要现代化,但前提是要尊重历史逻辑,而非演绎逻辑,要放手社会博弈,不要强行嫁接,否则,很可能将好事办成坏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已过去,“中...
这两天,中山大学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开学。与往年不同,今年中大2013届8000名新生入学报到时,要向中大学生工作处上交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弟子规》读后感。此举在网络上引发广泛...
中国历史上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是浙江人,但其心学的理论体系是在贵阳修文建构的。其中“知行合一”的观念一提出,就贯穿其学术和生命的始终,他不仅宣讲“知行合一”,而且身体...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做客“幸福人生大讲堂”,在题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讲座中钱文忠强调,“对传统文化要抱有一丝温情和敬畏。”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18日下午...
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似乎正从“熟面孔”变成“陌生人”。 近期,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电视节目,不仅将“听写课...
资料图 徽州山多地少,不适合农业生产。在农业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不发达地区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有积蓄者常携资外出经商,贫困者往往卖身学艺。这两种行业都被看作“贱业...
资料图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近日在《中国京剧》杂志社举办的联谊会上指出,近年来我们的京剧创新出现一些误区,有些作法甚至是倒退,这不但违背艺术规律,更不利于京剧...
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一度式微的传统节日在当前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七夕节主要是女子们表达美好愿望,乞巧...
资料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最近中山大学让新生提交《弟子规》读后感一事,引得天下哗然,议论纷纷。指斥此举为“大笑话”、儒学传播中之“笑剧...
时至今日,无论贤愚不肖,都认识到教育出了大问题。一言以蔽之,症结就在过于注重工具理性,忽视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中山大学要求新生入学之前做社工、“悦”读经典,旨在增...
历代帝王庙 光明讲坛 演讲人:许 伟 时间:8月1日 地点:历代帝王庙 许伟 许伟 吉林大学考古系原副教授,从事夏商周考古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按知青政策返京,历任北京市西城区...
图为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陶片,距今8000~7000年。 图为仰韶文化早期的宽带纹刻“↓”符彩钵,距今7000~6000年。 2013年夏,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两块青灰色的石器成为...
为期6天的第二届礼乐文化研习班15日晚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圆满结课,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培训业、文化传播等行业的近80名学习修课期满并获得结业证书。本次研习会核心课时约...
四年级开始学习文言文时,老师曾板书于黑板上一篇《世说新语咏雪》。本来看着毫无意思,只是中间一句:“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因...
7日上午,在京举行的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乞巧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明确表示,这...
《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刚柔并济的和谐之美、隐喻象征的抽象之美等思想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易经》为中国传...
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一出版就...
贵族精神的对立项不是平民文学、平民精神,而是奴才精神、流氓精神、痞子精神。 先是辛亥革命把“贵”扫掉了,1949年以后又把“富”扫掉了,最后文化大革命把“闲”也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