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杨万江】论现代祭天礼及其礼义和程序 2022-11-11

    论现代祭天礼及其礼义和程序 作者:杨万江 来源:《原道》辑刊2012年02期(第20辑) 【内容提要】本文在儒教传统上重建祭天礼仪,以构造现代祭天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程序。文章认为...

  • [其它] 【盛洪】天下文明——论儒家的国际宪政原则 2022-11-11

    盛洪 作者简历:盛洪,男,西元一九五四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有《为什么制度重要》《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

  • [其它] 【蒋庆 贝淡宁】中国的儒家宪政 2022-11-11

    蒋庆 作者简介:蒋庆,字勿恤,号盘山叟,西元一九五三年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西元一九八二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本科),先后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

  • [其它] 《原道》第19辑目录 2022-11-11

    《原道》总第19辑 陈明 朱汉民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儒家与宪政 辛亥民元建政是以“国会”为中心(袁刚) 宪政中国何以可能——章士钊笔下的制度、行动与宪政(任...

  • [其它] 【任锋】典范转移:《朱熹的历史世界》与儒家政治传统 2022-11-11

    任锋 作者简介:任锋,男,西历一九七七年生,晋地介休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理论,...

  • [其它] “五行”说再考源 2022-11-11

    五行说的起源问题似千古之谜,笔者《五行说源于天道历数考》(《光明日报》2013年1月7日第13版)曾考行字本义、五行文献等,提出五行本是天道天行的历数概念,并解释了围绕原始...

  • [其它]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2022-11-11

    10月24日,贵州省榕江县乐里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练习侗族牛腿琴。近年来,该县将侗族大歌、牛腿琴、苗族芦笙及苗、侗等民族歌舞等带进幼儿园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传承民...

  • [其它] 让开放的儒学拥抱世界 2022-11-11

    让开放的儒学拥抱世界,这既是杨朝明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也是他几十年致力于传统文化和儒学研究孜孜追求的目标。 杨朝明是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协...

  • [其它] 邹鲁文化品格及其历史地位 2022-11-11

    中国各地的区域文化多姿多彩,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出现在泰山之阳的邹鲁文化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因为产生了孔子到孟子等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物从而光耀世界。 在很...

  • [其它] 康有为与谭嗣同的国学观 2022-11-11

    近代国学对应的是外来之学,基本含义是本国固有之学。而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对于固有之学的称谓并不统一。梁启超在作于1902年的《中国史叙论》中第一次使用国粹概念,并且多次...

  • [其它] 小心嘴上的“孔子”跑偏,听杨朝明说“儒学”,参透中国的可怕与忧虑 2022-11-11

    委员随笔栏目今推送的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朝明的随笔《你知道儒学的巨大内力吗?》。 在中国有一个词叫礼义。礼与义相亲相爱,密不可分。古人都...

  • [其它]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告诉你,应该这样读《论语》 2022-11-11

    说到《论语》,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感到它的特殊而且重要。对于中国人,他代表着传统文化;对于外国人,它代表着中国智慧或中国思维。 在一些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

  • [其它] 曲阜是国人的精神首都重建中华礼仪有三策 2022-11-11

    资料图 近代以来,出于对自身传统文化信心的丧失,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否定倾向,发展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基本上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否定态度是全...

  • [其它] 西方学人眼中的宋代历史——以《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为中心 2022-11-11

    20世纪初以来,欧美学界对中国宋代历史有较多研究,但是迄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全面反映欧美学者研究宋代历史的著作被译介到中国来。剑桥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学界对中国...

  • [其它]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2022-11-11

    2015 年5 月4 日,在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说: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

  • [其它] “国学热”兴起,就代表文化自信了吗? 2022-11-11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其中,他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自信源于自...

  • [其它] 从文化自信看民族的根与魂 2022-11-11

    文化自信具有极深的意涵。文化应该面对生命的世界,而不是物象的世界。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如果把文化比作一棵树,真正的自知必须知道它的根有多深;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生...

  • [其它] 对传统文化不能“一知半解” 2022-11-11

    当下,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人仍然是一知半解,存在不少认识问题。 第一,对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认识不足。春秋战国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时...

  • [其它] 珍视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2022-11-11

    26国学网编者按:珍视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创造,全面了解其各种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的诸多问题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杨朝明先生认为,由于受到对古代文明...

  • [其它]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 2022-11-11

    朝鲜时期对阳明学的认知开始很早,按照朴祥编写《辨王阳明守仁传习录》的时间推断,应该是在中宗十六年(1521年)。此时王阳明才50岁,距离其代表作《传习录》首次在中国刊行(...

  • 首页
  • 上一页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