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 2022-11-11

    【按】“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恰好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其中既实现了文化传统通过“师者”的尊严而延续和传承,亦维系了道德原则借助“当仁不让于师”的信念而获得的至上性...

  • [其它] 人与动物的差别在德性还是理性? 2022-11-11

    【按】中国文化把有无德性作为人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而西方人大都信奉“人是理性的动物”,把理性作为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区别。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

  • [其它] 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11-11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比,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加深远的力量。从历史的...

  • [其它] “尽心知性”与人的自我拯救 2022-11-11

    【按】按照现在的科学方法论,我们总是把人的行为归咎于生理原因,而不再去寻找道德原因。它固然缓解了人们的道德焦虑,但客观上也纵容了人的为所欲为。坏人不再是“坏人”,...

  • [其它] 如何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2-11-11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并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诉求,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毛泽东同志当年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确立了“剔除其...

  • [其它] 涂可国:从三重维度看先秦儒家心学精髓 2022-11-11

    两千多年来,儒家不仅根据心与性合一的逻辑建构了源远流长的心性理论,还从心与性相对分离的维度发展出较为系统的心学体系。提及儒家心学,人们马上想到的是陆王心学。实际上...

  • [其它] 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 2022-11-11

    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实践途径是修己安人,经邦济世;价值理想是以身报国,建功立业。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

  • [其它] 单霁翔:文化遗产必须“活”在当下 2022-11-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经历了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之初几个显著的发展高潮,我国已经稳步迈入文化遗产大国之列。走进新时代,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

  • [其它] 黄玉顺:国人亟需“文化反省” ——论“文化”及“文化儒学” 2022-11-11

    【编者按】作者简介:黄玉顺(1957-),男,成都人,现任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文章原载原载《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9期。原稿题为《国人亟需“文化反省”...

  • [其它] 陈治国:早期儒学友爱伦理的范围、功能与地位 2022-11-1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

  • [其它] 王蒙: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自豪 2022-11-11

    对中国的文化,我们应该是非常有信心的,非常开朗的,非常开放的,向全世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关于全球化的背景。我要说明一个观点,一个命题...

  • [其它] 刘续兵:文化自知视角下的孔子思想和儒学精髓 2022-1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说,历史和现...

  • [其它] 李宗桂:董仲舒儒学的精神方向 2022-11-11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董仲舒儒学的精神方向》。什么是精神方向呢?就是精神所向。一个人、一个学派、一种理论、一个团体,大而言之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精神寄托。简而言...

  • [其它] 牟钟鉴: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2-11-11

    本文是著名学者牟钟鉴先生在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收录于《洙泗儒话》。今将演讲全文于此刊发,对读者或有启示。 一、中华文明的生态是多元通和模式 其特点...

  • [其它] 颜炳罡:儒家的德治思想对中国当代基层治理的启示 2022-11-11

    编者按:11月26日,“儒家文化与新时代国家治理”学术论坛暨《洙泗儒话》首发式在孔子研究院成功举办。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颜炳罡...

  • [其它] 郭齐勇: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2022-11-11

    本文发表于《孔子文化》季刊2014年第3期,收录于《洙泗儒话》。今将全文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

  • [其它] 王学典:共同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2022-11-11

    ■多样性是亚洲文明的特点和优势,是亚洲文明的活力之源,也是世界文明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不同文明具有互学互鉴的内在要求,不应相互隔离、相互排斥。各种文明交流互...

  • [其它] 王杰:中国哲学在人的大道上前行 2022-11-11

    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东西方几大文明共同进入一个创造性思维意识集体迸发与进取的时代,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各主要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 [其它] 张舜清:传统儒家君子观在当代的传承与实践 2022-11-11

    传统儒家君子观在中国古代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在这种观念下塑造出来的君子人格是古代中国人修身进取的典范,它培养出传统中国人特有的风骨,也体现出传统中国人人格的精...

  • [其它] 成积春:儒家文化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丰厚滋养 2022-11-11

    编者按:11月26日,“儒家文化与新时代国家治理”学术论坛暨《洙泗儒话》首发式在孔子研究院成功举办。山东省泰山学者、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成积春在论坛上发表...

  • 首页
  • 上一页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299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