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张明辉:“以直报怨”辨正 2022-11-11

    “以直报怨”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段话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历代学者普遍...

  • [其它] 李若晖:《老子》章数及其经典化 2022-11-11

    古书在最初的写作或编辑成篇时,自然就会“意穷而成体”(《文心雕龙·章句》),形成分章。李零称之为“自然章句”:“古书在未经编次成篇之前,本来就存在着许多意义相对独...

  • [其它] 王雪:浅谈孔子人生价值观 2022-11-11

    “天之木铎”“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这是世人对孔子的称谓。这些称谓体现出孔子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臧克家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 [其它] 陈寒鸣:平民儒学的现代意义 2022-11-11

    编者按:3月10日下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邀请思想史研究名家陈寒鸣先生就“平民儒学的现代意义”进行线上讲座,讲座由宣朝庆教授主持。陈寒鸣先生著有《中国企业文化简论》《中...

  • [其它] 朱汉民:圣贤兼豪杰——中国传统士大夫人格理想的审视 2022-11-11

    今天我们讨论“圣贤—豪杰”这一概念,二者用一个连接号连接起来,我的用意是要把二者集合起来考察。事实上。圣贤与豪杰在历史上是两个不同的人格理想,但是在很多时候,也可...

  • [其它] 林榕杰:从孟子论伯夷、柳下惠等圣贤看其进退观 2022-11-11

    摘要:孟子认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代表了在出处进退问题上的四种不同做法,而其相同之处为趋于仁以及“归洁其身”。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于恶人之朝,可谓“以去为洁”...

  • [其它] 干春松:“本心”与“民本”——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实践指向 2022-11-11

    摘要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

  • [其它] 裘兆远 刘培功:孟子“民本”思想的三个面向 2022-11-11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外王学”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核心原则之一。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民本”思想在孟子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三个面向:终极性面...

  • [其它] 马正平:美是本体 知行递变 | 人类实践活动形上哲学原理 2022-11-11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华传统诗学、写作学、美学、儒学、言语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中华民族实践活动的知识成果中的焦点觉知与附带觉知的整合思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出...

  • [其它] 袁琮蕊:“不隐”与“曲笔”:对孔子历史观的再思考 2022-11-1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历史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于历史,一方面,孔子强调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他称赞“书法不隐”的董狐为“古之良史”;但另一方面,孔子自身在编纂历史的过程中...

  • [其它] 吴根友:中国哲学研究过程中的人文实证主义方法及其转换 2022-11-11

    【摘要】在《中国哲学通史·清代卷》部分,笔者尝试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乾嘉学术中皖派代表人物戴震的哲学方法论做一理论总结与概括,即将其"由字通词,由词通道""一字之义当贯群...

  • [其它] 陈来:朱子的学术思想与现代通识教育 2022-11-11

    通识教育目前越来越得到关注大学教育的学者的重视。中国大陆目前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中国文化的经典课程,促进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建中...

  • [其它] 孟万昕: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2022-11-11

    “为政以德”语出《论语》,在为政篇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以北辰比拟道德,指明道德于政治生活而言如同北辰之于众星,处于主导地位,把为政以...

  • [其它] 祝晓风:《论语》中的人文思想与文明精神 2022-11-11

    任何一部经典都是在无数次的重读与重估中,形成并确立其为经典的,《论语》也不例外。它承受过最高的赞誉和尊崇,也承受过最严厉的批判和污损。以当下的眼光重新审视它,当然...

  • [其它] 孔丽:试论宗圣曾子仁孝家风 2022-11-11

    曾子和父亲曾点先后拜孔子为师,俱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曾子尤为突出,因其得孔子真传,以“仁以为己任”相号召,对后世儒家影响甚大,在元代被封为宗圣,与复圣颜子、述圣...

  • [其它] 颜炳罡:中华文化传承,人人尽可为“薪火” 2022-11-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前提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 何谓可传、可守?关键是其能否落实为“人伦日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

  • [其它] 李存山:孟子性善论的意义 2022-11-11

    中国传统哲学所讲人性论的“性”,是与后天的“习”相对而言,是指天生的、与生俱来或生而即有的本性。人性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且也蕴含着价值判断。也...

  • [其它] 赵崇华:为何要创立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国乐? 2022-11-11

    编者按:中国音乐重情韵,西方音乐重理性;中国音乐极富变化、气象万千,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繁复;中国音乐有线性的写意之美,西方音乐有立体的结构之美…… 长期以来,关...

  • [其它] 陈其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 2022-11-11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说明为拯救民族危亡而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在新时代更好把...

  • [其它] 陈其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 2022-11-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宝贵经...

  • 首页
  • 上一页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