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全球化过程中宗教冲突的儒学资源 彭国翔 摘要 :全球化其实是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趋同”与“求异”的一体两面。“求异”的根源在于不同宗教传统之间的差别,而如...
开创儒家“新约”时代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自我定位 庞 忠甲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庞忠甲著,中华书局(香港)2005年12月出版,西式大32開本...
“慎終追遠”與“往來井井” ——原禮,或關於喪、祭、井、革的政治空間 柯 小 剛 這次難得的聚會給予我們一個機會得以重讀《論語》。是的,我們說給予,我們被給予,我們被給...
论儒家的宗教精神及其成圣之道 ——不离于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怀 林安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 提要 :本论文旨在经由一旷观而对比的方式,豁显儒家所隐含的「宗教精...
论周人何以称至上神为天 杨庆中 内容提要 :天是周人对至上神的称谓。天与帝既相通又有差别。周人以天代替殷人之帝基于两个传统,一是重视以星占数学为基础的筮占的传统;一是...
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 赵汀阳 1.问题的背景和结构 Identity 最早是个哲学和逻辑问题(在哲学和逻辑里就译成“同一性”),虽然重要但是并不特别显眼,或者说并不为人们所热切关心,...
论“观物”与“观无” ——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 黄玉顺 [摘 要] 在汉语所表达的中国人的思想中,显而易见,我们的一切“观念”,皆出于“观”:观念是“念”,念出于“观”。...
中国传统的自由精神 — 简论儒道释的自由观 黄玉顺 (四川大学哲学系 成都 610064) [摘 要]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自有其自由精神的:儒家“入世的自由”,道家“忘世的自...
我所理解的儒学 蒋 庆 一、儒学是生命儒学 所谓生命儒学,是指将儒家价值理念贯穿在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存在中的儒学。生命儒学关心个体生命当下的实存感受,关心个体生命对天道性...
阳明子至善论的现代意义 石永之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 阳明子的至善论本来属于儒家人性论的话题。先秦儒家中,孟子的性善论从道德的内在性来谈人性,主张先天性善,...
牟宗三与康德哲学散论 陈克艰 一、“汤因比定律” 十八世纪的普鲁士小城哥尼斯堡里,那位踽踽独行的智者,大概难以想到两百年后,会在远东一个弹丸蕞尔之地的小岛上,遭遇到他...
守先待后:世纪之交的文化遐想 郭齐勇 一.百年省思 20世纪是我国传统精神资源饱受摧残的世纪。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或其它流派思潮,都把民族的文化视为现代化的绊脚...
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新儒家 (2005年11月30日《读书时报》第48期头版) 黄玉顺 目前的儒学复兴运动,被指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我曾撰文谈到,“文化保守主义”这个含混的符号,是...
郭象的个体主义本体论 王江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郭象的本体论是由独有论、自性论、独化论、相因论和玄冥论构成的完整的个体主义哲学体系,具有...
孔子“君子不器”说的生存论解读 崔发展 著 目 录 前言 ……………………………………………………………………………… 一.前言之为前-言……………………………………………...
开创儒家“新约”时代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自我定位 庞 忠甲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庞忠甲著,中华书局(香港)2005年12月出版,西式大32開本...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原载《国学论衡》第三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玉顺 (成都市 四川大学哲学系 610064) 关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
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黄玉顺 “超越性”问题不仅是宗教学、也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宗教学上的“超越”和哲学上的“先验”和“超验”,在西语中出于同一个...
论郭象的逍遥(自由)观 王江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内容提要 :郭象从其个体主义本体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在中国哲学史上很罕见的个体主义逍遥观,其中包含了一种强烈的...
.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周 宁 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问世算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已经有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在知识社会学与观念史的意义上,研究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