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吴清源 陈 明 如果说中国真有什么国粹,我想围棋应该是最拿得出手的了。国际象棋,电脑“更深的蓝”可以战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而围棋,“最深的蓝”恐怕也难奈棋臭如我...
儒家文化的开放性 张立文 中国文化,按司马迁的说法,便有阴阳、儒、道、墨、名、法六家学说,呈现百家争鸣的多元状态。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过程而言,由孔子创立的儒...
历史理论的回顾 ——兼论跨学科方法论的三个级次 李幼蒸 1.中国的历史理论发展 我获邀参加2001年5月南京国际历史理论研讨会,因故未能与会,错过了学习和讨论的机会,特别是再次...
民主与民族主义之间 余英时 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今天有普遍高涨的趋势。大陆,海外以至在台湾的中国人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为民族主义所激动。这里透露出来的...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盛邦和 现代中国思潮演化具有“交替式”演进的特点。所谓交替,一是“交换”,一是“替代”。一个思潮不会在它的顶峰期间驻留太久。宛如海...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论》之比较 曹建国 张玖青 摘要:比较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与《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论《诗》的内容,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孔子的《诗...
柏克是保守主义的柏克而非自由主义的柏克 ——评刘军宁《保守主义》一书对柏克保守主义思想的严重误解 蒋 庆 缘起 余去秋游北都,于西山卧佛寺晤刘军宁先生,刘先生以新作《保...
Contexts and Issue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Liu Xin Part 1: A Conceptual Schem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Political philosophy begins with any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practices, and yet requires s...
...
公私观念与人文启蒙 刘志琴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是个陌生而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公与私这一组观念在生活中频繁使用,在伦理道德中更是为人、行事的价值准则,然而这一组...
现代汉语再认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韩少功 今天讲演的题目,是格非老师给我出的。我在这方面其实没有特别专深的研究,只有拉拉杂杂的一些感想与同学们交流。我想分三点来谈...
保守主义在中国 ——读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 刘自立 这里说的保守主义,是指上个世纪初叶,一班文章报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指那些在封建制度的夹缝里办出所谓自...
新传统主义与中西文化 鞠 曦 (2004年3月18日在东北师大学术报告的记录整理稿)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东北师大的师生再次进行学术交流。首先感谢胡海波教授对这次学术活动的按排,并...
中西符号学对话的意义和前景 ----中国社科院国际符号学研讨会“符号学和人文科学”上的总结发言---- 李幼蒸 (中国社科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约研究员 // 国际符号学学会理事) 作者按语...
超越启蒙心态 〔美〕杜维明 著 雷洪德 张 珉 译 启蒙心态(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和转化力的意识形态,是现代西方崛起的基础。实际上,作为现代特征...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秦晖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思、批判中国传统、通过文化启蒙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重建为标帜。从那时以来整整...
略谈电影符号学的美学认识论问题 李幼蒸 电影符号学和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联系似乎十分遥远。但是从跨学科和跨文化方法论角度来看,二者之间并非没有重要关联。首先,电影符号学...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 叶 坦 石田梅岩创立的“石门心学”作为德川时代“町人的哲学”或“道德性实践之实学”,在日本思想史和经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学与儒学有关...
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 (转自《原道》第五辑) 陈 炎 一 从思想史的角度上看,如果说,儒家与道家的互补是中国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话,那么酒神与日神的对立则是西...
文化定义再探 陇 菲 (牛龙菲) 缘 起 1989年闵家胤翻译介绍了荷兰C·A·van·皮尔森有关“‘文化’这个词不再是一个名词或意指某种实体,而是一个动词,意指一个过程”的观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