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风大家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诗文位居“吴中四才子...
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机会时常有,我们却不曾想过,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舐犊情深也是永远无法完全报偿的,生命本身就隐藏着不堪一击的脆弱...
文/王国维 王国维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
文/田九七 钱穆(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无锡钱宾四先生是九七最崇敬的先儒,钱先生学问之广博、思辨之精审,还有更重要的,儒学修为之深湛,皆令人叹为观止,令九七深深敬仰。...
文:石顺江 国学大师梁漱溟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其父梁济对他的影响极大。梁济对儿子的教育完全是宽放的,很有些西方化味道,在儿子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
文/曾仕强 重建家风需要三个基础条件,也是长安家风的三个特色:重伦理,知进退,不服输。在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后,重建家风还需要三个重要的环节:修身,齐家,传承。那么,这...
文/儒风大家 王阳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
不抱怨父母 1、不抱怨父母无能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
文/徐少锦 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争连年不断、政权频繁更替的大分裂时期,官学兴废无时,对子弟教育的任务因此逐渐由家庭来承担,而大家族在...
文/儒风大家 机关算尽太聪明 做人不要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其他人都是傻的,仿佛天下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却反而砸了自己的脚。 《红楼梦...
文/儒风大家 端午节到了,这个重要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吃粽子,以纪念风骨傲立千年的三闾大夫屈原。其实,粽子不仅好吃,还包藏着人生三大智慧,不仅可口而且可心,...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特有的精神,是区别世界三大重要意识形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重要特点。自孔子倡导、曾子着力执行、孟子等后儒提...
文/儒风大家 1、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鼎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国演义》开篇之语。这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
文/儒风大家 此书语言浅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吕得胜,字近溪,河南宁陵人,生活在嘉靖时。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智识...
一、《家道》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 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 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保持愉快...
《论语季氏》有这么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资料...
文/儒风大家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通常是寥寥十多字,但却蕴含丰富。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凝结着古代圣贤的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文/温信子 中国文化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什么是君子?古代经典中对君子品格有着“君子和而不同”等诸多描述,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则是金庸《书剑恩仇录》中那句...
文/钱穆 (一) 治近百年史的,论到人物方面,无论如何,不能不首先推到曾国藩。曾氏气魄之雄厚,人格之伟大,及其在政治上、社会上种种之建立,其不可磨灭处,纵然近人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