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尔斯F诺伯搭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1747-1748)至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1793-1794)前的半个世纪里,虽然每年均有大量英国船只到达中国,而且与年俱增(见马士《东印度公司中国贸易编年...
一、序言 村松梢风(1889~1961)的作家地位在20世纪的日本文坛大概连二流也排不上,尽管他生前发表过几十部小说和人物传记,曾经有过不少的读者,他撰写的六卷本《本朝画人传》被数...
威廉丹皮尔(1651-1715)的《新环球航海记》(A New Voyage Around the World,1697)并非是第一部英国人关于中国的真实游记,但它却是最早出版的一部,开启了18世纪航海文学这股洪流的闸门,并对笛福、...
《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瑞典]彼得奥斯贝克著,倪文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9.00元 彼得奥斯贝克(Pehr Osbeck)《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A Voyage to Chi...
原题:媒体是理解的桥梁 原媒体:英国《卫报》 作者:蒂摩西盖特阿什,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作家,牛津大学教授。 编译:星岛环球网 最近我在中国访问期间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西方媒体...
关键词 英国文学 中国题材 中国形象 他者想象 文化利用 英国作家通过中国题材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包含着三重意义:关于异域的知识;本土的文化心理;本土与异域的关系。对英国作...
路透社报道:一项周二刚刚出炉的美国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当下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但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把中国视为对手而非盟友。 这项民调访问了18岁以上的1077名美...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大陆的西端,葡萄牙人把最西端的罗卡角称作欧洲之角。葡萄牙的著名诗人卡蒙斯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大地在此结束,海洋由此开始。 人类海洋时代的序幕也的确是由...
内容提要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法国宫廷与民间出现了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演出活动。活宝塔、中国大夫等滑稽而奇异的形象开始活跃在法国戏剧舞台之上。由于戏剧与当时社会各...
田畴与墓碑间铺展的田园中国,在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想象中,具有某种代表性。首先是一种殊异的、遥远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形象,一个由庞大的农民人口组成的内陆农业帝国,黄种人、...
日前,记者对肯尼亚副总统办公室常务秘书卢德奇车维亚进行了专访。车维亚表示,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他感到震惊,他所看到的真实的中国,彻底颠覆了原来他所接触到的西方式解读。...
当中国红军从中国南方向遥远的西北进行万里长征时,它在福建、江西和安徽留下了一些部队。这些部队人数太少,不足以继续控制以前苏区任何重要的地盘。它们的任务是建立新的运...
为什么不能刷,这里面有100万人民币,100万你知不知道?东京高中生堀口健司说起自己有一次在便利店打工,有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深夜拿着一张中国的银行卡让他刷,当他向对方表明...
3月份,美国海军情报处的海军陆战队官员卡尔逊上尉广泛视察华北的游击战后回到了汉口。卡尔逊上尉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尽忠职守。他在山西和河北西北部八路军和其他部队那里呆了...
在晚清和民国,德国人在中国的声誉似乎还不错,跟中国人相处得也大体和谐。以至于一战期间日本人占了青岛和胶济线,中国人强烈反对,一些美国人很是不解,说德国人占了那么长...
近年来,大量关于中国的新闻出现在英国报纸上,既有严肃大报,也有通俗小报。这种现象向我们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即中国已引起了英国报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将中国一词输...
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最新发布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描绘了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形象的大致轮廓。9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勤奋,89%认为中国人有竞争力,73%认...
《时代》笔下讲述的中国当然始终是建立在西方视角之上的,不过,我们不妨透过这面西洋镜,看一看其映射出的中国形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60年,中国人有太多...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美两国主要媒体关于对方国家的报道为切入点,总结中美两国在对方媒体中的形象,归纳两国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所采用的主要技巧,并分析形成两国报道侧重点与风格...
2012-10-19 17:00:42 来源:《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日益增多。总体看,西方媒体在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