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读书要设身处地 从自身体悟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朱高正 参加讨论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三 之七:读书要设身处地 从自身体悟
    我们看下一条。
    他说:“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什么意思?他说,要是在读《语》《孟》——这《语》就指《论语》——只要在读《论语》和《孟子》,你一定要熟读玩味。什么叫熟读啊?要读得滚瓜烂熟啊!知道吧?什么叫“滚瓜烂熟”?就是要把它记诵下来。把它记诵下来,而且来玩味。什么叫“玩味”?“玩”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还不会觉得厌倦,那才叫做“玩”。打个比方,有人在玩石头,有人在玩玉,有人在玩茶壶,这些“玩”——为什么叫“古玩”?也就是反复拿起来把玩把玩,再怎么把玩也不会厌倦,这才叫“玩”。孔子教我们要“观象玩辞”——你读《易经》“观象”,就看那个卦象;“玩辞”,就玩味那个卦爻辞。你要这样把卦爻辞读得滚瓜烂熟才能“玩”,所以说你一定要熟读玩味。
    所谓“熟读玩味”——“熟读”,就是要把它记诵下来;“玩味”,反复思索,细细体味,一定要把圣人所讲的话跟自己联系起来,千万不要只作一场话说。什么叫“作一场话说”?也就是听进去,你又把它讲出来,那有什么用呢?我们读经书最怕的,你就把它当一场话说,听到的,然后讲出来,根本没有放到心里头去,根本没有办法对我们的四肢百骸有所影响。
    我在这里要讲,我们读经书就要读进来,要存到我们的心里头。因为“心”是我们四肢百骸的主宰,当我们心的境界提高了,自然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个读《论语》、《孟子》只作一场话说。如果只作一场话说,你就是白读了。
    然后程夫子告诉我们:“人只看到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说人只要能够把《论语》、《孟子》这两本书“看得切己”——什么叫“看得切己”?每句话都要跟自己发生关系。
    打个比方,像你读《论语》,一开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就要自己想想看,人家孔子已经学识这么好了,他还在“学而时习之”,那我们的天资都不如孔子,能够不学习吗?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且要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不要读书读得很痛苦,是为父母读书,是为考试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读书,不是,我们读书是为了变化气质,让自己光明的德行能够更加地明亮,回复它原来的明亮,这样才是读书的目的,所以说,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切己。
    再打个比方,你看《孟子》开篇说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就问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大家想想看,很多人都犯了同样的毛病,说做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吗?你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有好处才做,那人生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价值,对不对?所以孟子当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提醒梁惠王,你何必老是惦记着利啊,仁义最重要啦!所以我在这儿要问大家,你读到这里的话,马上就要怵然警惕,我是不是也这样?一个人在做什么事情,都是考虑这个对我有什么好处没有,那完蛋了!我们应该是怎么考虑?我该不该做这件事情,跟利无关,我们人不能背义求利,不能见利忘义,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说,读书就是要这样读,不要只当作一场话来说。这才是读圣贤之道所应该有的。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