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心量宽了,人也就强大了 所以这是我们知道要消除这个“戾气”,我们刚才说到“戾气”不就是情绪做主,王安石翻脸,到现在人不知修身。我们说不知修身,我们多少年了,我们学马克思主义,学政治经济学,阶级斗争,辩证法,我们没有修身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没这一点的。一个哲学家可以不谈这些,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家国,你没有这些东西,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戾气,每个人身上戾气很重,坏人变老了。当然这不是说中国没好人的,好的老人,好的年轻人,好的男的,好的女的多的是,不然这个社会还能存在吗?但是这个毛病是很分明的。过去穷,大家在家里得瑟,现在好了,坐飞机,到外国去,你看干那些事。另外在飞机上打架这个事情,电视台报道的也不少了,因为一个座位,因为一个什么一杯水,就争,争饮食,动物性,这个东西身上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毛病多,不是说坏人多,你看动物性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坏人,他可能很仗义,但实际就是搂不住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修养差。你修养差,这个社会就能,酿坏事情的可能性就大。 这是我们谈的《论语》跟现实之间,你说它过时了吗?“一朝之忿”,人生之惑。如果把这个连起来,儒家这个学问到今天没有过时,恰恰相反,我们很需要用《论语》的一些智慧改善我们人生。 那么这是我们谈,这就实际上说来说去,说“动物性”也好,什么性也好,就是我们如何跟人相处?我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坚强的这种主体性和别人相处,实际上前边说的要控制你的动物性,让人性做主,让人的品格做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所谓君子气,首先不要动脾气,遇上事咱们冷静,遇上事咱们讲道理,有话好好说,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君子品格,像个人,人是个文化动物,你要有文化的主体性,别跟着动物性走。 那么刚才我们说过,所有这些戾气的东西都是情绪做主,实际上咱们再往前再深一步,我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坚强的主体性和别人相处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儒家、孔子特别强调的一个“道”,什么?“忠恕之道”。 我们再往多了说一说,实际上关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倒没有,比如说很多人,我们没有沦落到要和人打架,经常生这种气,生那种气,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唧唧喳喳,每天给自己找不舒服。那么这种东西,注意,源于什么?源于内心的狭隘,所以我们就来谈谈“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以宽容体谅对待别人,实际上是你的主体性坚强的表现,作为一个人内心是你坚强宏大,你就能够做到“忠”和“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