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晋如说儒》第五讲:博爱的另一张面孔(7)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对群众的道德和理智的奉迎可以很快地赢得拥趸,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人道主义者总是在提倡我们要为全人类谋福祉,最终都变成了对社会每一个人的奴役,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这少数口号的呼喊者的奴隶,因为人道主义者是只相信人有共性,不承认人有个性的,你有个性,你就是恶。而个性就是差等,差等就是人的自然状态,为了想象中的整齐划一,必然要对每一个个体的灵魂加以控制,所以大家可以去读一读《1984》这样的一部小说,你去了解一下这种人道主义的乌托邦思想是怎么样把一个社会变成人间地狱的,每一个人都被迫地做不是自己,每一个人都被迫地成为一个政治的实验品。
    在人道主义者看来,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是不可能犯错误的。这就是卢梭所提出来的“公意”,公共的意志。卢梭他是一个反对传统社会最激烈的学者,他要反对的不是某一种特别的贵族制度,而是要反对的整个的贵族制度,反对的是贵族制度的整个原则——就是由一批优秀的人,由少部分优秀的人来统治多数人。卢梭认为不是这样的,应该是人民,应该是人类的总体,他们才具有专政的权利。而那些贵族是寄生虫,他说这些人是不属于人民的。
    卢梭的学说让穷人和平民在内心充满了自以为是的自豪感,同时又点燃了他们对于那些享有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人的愤恨和猜疑。正是在这种自豪感和愤恨、猜疑的情绪的共同作用下,卢梭的忠实的信徒——罗伯斯庇尔登上了历史舞台。罗伯斯庇尔认同他的战友丹东的原则:“那些教士和贵族本身无罪,但他们必须死。因为他们不合时宜,影响了事物的进程,并且将阻碍未来的道路。”而这一原则后来也在俄国的革命当中被忠实地执行。罗伯斯庇尔宣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我是你们的公共的仆人,但是他却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到了关键时刻,他就立刻以人民的总意志,也就是所谓的“公意”的代表出现了,并且把他所谓的公意——所谓的人民的总意志强加给社会的每一个人。在罗伯斯庇尔那里,人类历史长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和善恶标准荡然无存,贵族阶级所代表的自尊、自律和优雅这些美德全部被抛进了火海,法国大革命用杀人的狂热来昭示了卢梭思想的后果。但是罗伯斯庇尔所营造的是一种无政府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可能持久的,于是饱受这种状态所荼毒的人们就盼望着能有一个圣主贤君来解救自己,于是拿破仑一世出现了,他成了大革命的真正继承人,他不但成功地登上皇帝的宝座,而且开始发动侵略战争。由彻底的民主到帝国主义,这一点看起来是不合逻辑,但是恰恰其中有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强调博爱。为什么一个专制的暴君却能够赢得大众的衷心拥戴,他们不是还在讲民主吗?怎么一下子又渴望有一个专制的暴君来带领他们呢?这是因为每一个人内心里面都有权力欲,由于在社会当中各方面都受到了牵制,他们不能够自由地扩展权力,从而对自己的幻想就开始逐步减弱,希望受到了压抑,理想挫败了,每一个人内心里面都感到痛苦,但是他不能得到的东西,他可以从别人获得的巨大权力那里寻找到心理慰藉。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死了那么多年,还每年会收到无数的情书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像秦始皇那样极权的暴君、成吉思汗那样的杀人狂,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去崇拜他。
    人道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它的宗派巨子就是墨子。墨派的思想他们有极为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如果他们的思想通行天下的话,普通老百姓将会在多么深重的情况之下失去自由。所以孟子的历史功绩是非常伟大的,他把墨子思想整个给戳破了。孟子说,一个人最大的毛病,自己家的田地不耕,你去耕别人家的田,别人家的田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人道主义它强调的是对所有人无差别地同情,它必然的结果就是要反对一切的贵族,反对一切优秀的人,那么由此,一切的自由也会被夺取,因为人永远有向更好的方向努力的这种向往。墨家思想它就把这个向更好的方向努力这条路给你彻底给打断了。中国的卢梭,就是王阳明,王阳明也是强调人的天生的性就是纯善的。也正是因为王阳明这种思想的盛行,我们看到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堕落的一个时代,春宫图最多,黄色小说最多。
    万俊人先生,当代一个非常著名的伦理学家,哲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寻求普世伦理》。在这本书里面我注意到了一点,他没有延续“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是把宽容替换了博爱,认为宽容是普世伦理的一个基本理念,的确,博爱这一个喊了二百多年的虚妄口号,再也不应该成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儒家的差等之爱,它是先求自己的完成,再求旁人的完成,再求整个社会的完成,先尊重个人,再由个人而集体而社会,那么这样的一种人生观才是抵御卢梭的人道主义思想,抵御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这种博爱的思想的最好的堤坝。因为我们要知道,博爱的结果一定是通向普遍的恨。
    好,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腾讯儒学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