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延斌 教子也是传统家训“齐家之道”的重要内容。因为“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家范》卷二《祖》)由于子孙担负着延续家族、光宗耀祖的重任,因而历代家训都十分注意子孙的教育,将加强子弟修身做人的养成教育作为家庭教育、“整齐门内”的一个基本原则。 教子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首先,在教育宗旨上,强调清白做人。传统家训提倡“爱子有道”,反对溺爱、宠爱,强调以进德修身,贵名节,重家声,清白做人为重。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中告诫子弟,读书的目的在于“明道理,做好人”,而“取科第犹第二事”;“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郑板桥也认为,做个好人是第一重要的,“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他将这种思想意识贯穿于对儿子的教育之中。 其次,在教育的时间上强调“蒙以养正”。传统家训的作者们,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明代的《庭帏杂录》是儿子们记录父母尤其是母亲李氏平日训诫的家训。李氏注重从孩子小时加强教育,也十分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儿子袁衷说母亲对他们“坐立言笑,必教以正,吾辈幼而知礼。”儿子袁衮谈到,自己小时,有次家童阿多送他和哥哥上学,回来时,见路边的蚕豆刚熟,阿多就摘了一些。母亲见了,严肃地教育他们说:“农家辛苦耕种,就靠这些作为口粮,你们怎么能私摘人家的蚕豆呢?”说完,命送一升米赔偿人家。李氏每次购买柴米蔬菜之类的东西,付人银子时平秤都不行,她总是再加上一点。袁裳对此很不理解。李氏利用这件事,教育儿子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人家吃亏的道理。她开导儿子说:“细人生理至微,不可亏之。每次多银一厘,一年不过分外多使银五六钱,吾旋节他费补之,内不损己,外不亏人,吾行此数十年矣,儿曹世守之,勿变也。” 再次,在教育内容上,传统家训的作者们着重从勉学、自重、处世、交友几个方面加强训诲。要求子孙从小读书知礼,立志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要自立自重,淡薄名利;要谨慎处世,宽厚待人;要慎重交友,“择善而处”,“近贤远佞”。 (本文摘自“儒学齐家之道与当代家庭建设”国际论坛参会论文“试论传统家训的‘齐家之道’”;作者陈延斌系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