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儒家教子七大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陈楚河的博客 陈楚河 参加讨论

    一、因材施教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始创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所谓“因材施教”,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概括中的一段话。他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孔子因材施教(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他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享有“汉代孔子”之称的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因材施教。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应适时,注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注意从容引导,不急不缓。北宋教育家胡瑗创造苏湖教法,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他能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使学生各择一专业再兼学一专业,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明体达用”。南宋理学家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余年。他对先秦儒家因材施教的论述是赞同的,通过他的教学实践,对此则有所发展。他在《四书集注》和《孟子集注》中反复提到因材施教:“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他把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比喻为草木之生,如得及时之雨,“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朱熹的“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被后世教育家所重视,在教学中长期运用。被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的清代学者王夫之,也十分推崇因材施教法。王夫之主张教育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教育。他认为学生是有个性的,有“刚柔敏钝之异”,教育要顺应学者的个性去施教,偏高偏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人的道理是一个,但在方法上却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教育的对象存在着个别差异性的特点和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从古代教育家运用“因材施教”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一刀切。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继承发扬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