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光照文坛 千古不朽——读苏轼《前赤壁赋》(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写作者因泛舟江上而生乐,产生欢乐的情绪。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几句是赋体文章开头的序。其作用交待了与本文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这个交待很有必要,它告诉我们这次泛游赤壁的时间是宋神宗元丰5年(1082)的秋天。这一年按甲子记年是“壬戌”年,所以说“壬戌之秋”。而且具体说明是7月15日的后一天。地点在赤鼻山的下面。交待时间、地点之后,下面对秋天、月夜、江上景色的描绘才有了前提。这个序还告诉我们,游览的人是苏轼与客。“苏子”,作者自称。自称“苏子”是赋的用法。如《秋声赋》里自称“欧阳子”,即欧阳修。《前赤壁赋》的主题正是通过主与客的反复议论,而层层展开的。这个序还告诉我们,事由是在江上泛舟游览。说明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要写一篇以记游为中心的山水游记。这里用了一个“泛”字很值得注意,有漫无边际,随波逐流的意思。这说明作者并不专心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别有深意的。在这里只是微露端倪,来诱导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去细细的加以考虑、寻觅。所以这个开头点明了题目,为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作了准备,是整篇赋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几句是说,壬戌年的秋天,7月16日,苏子与客人在赤鼻下面泛舟游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说,清新的风徐徐吹来,江面上不起一点波浪。这两句是初步写江上的景色。前一句写风,后一句写水。秋夜的风清新而柔和,所以说“清风徐来”。秋夜的水平静安宁,所以说“水波不兴”。“兴”读平声,不起之意。这样写景并无精细的刻画,因为作者只是要写出泛游赤壁时的江上环境、氛围,写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环境、气氛。恰好与苏轼此时此刻渴望摆脱现实渲闹,寻求暂时宁静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苏轼初游长江时的外界景物与内心的情思,取得了一致平衡的状态。他被自然山水静美的境界所触发,所以游兴陡增,便不禁要以酒祝兴,以歌来祝酒了。于是写道:“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嘱,向客人敬酒。“明月之诗”,出自《诗经·月出》这几句说,苏子一边举起酒杯,向客人劝酒,一边吟诵着《诗经·陈风·月出》诗篇。注意,这是两个意义重复的对偶句,是辞赋铺陈的一种表达方式。“明月之诗”就是“窈窕之章”,说的是一个意思。这个意思是指《月出》,有三章,第一章大意是:月亮出来亮晶晶啊,照得美人多么俊,安闲的步儿,苗条的影啊,我的心儿不安宁啊!其中第三句用了“苗条”一词,与“窈窕”音相近,意思相同,所以用“窈窕文章”来代称《月出》一诗。作者行文到这里,为什么要特意写“诵明月”这首诗呢?联系文章前后看,作者这样写、安排是很有匠心的。
    “诵诗”这一举动,是上下文写景的一个间隔,下面写“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少焉”,过了一会儿。“斗牛”,斗宿与牛宿,星辰名。“徘徊”,是比拟,将“月”人格化。这几句说,一会儿,月亮从东山缓缓升起,在南斗星与牵牛星之间徘徊流连。与上句联系起来看,先写“诵明月之诗”,再写“月出于东山之上”,这就凭空升出来不少意趣。仿佛这一轮缓缓升起的明月是被人称颂、呼唤出来的一样。作者又用“徘徊”一词,对月亮的动态作拟人化的形容,似乎明月在天际逗留、流连,月亮也有情有意的与泛舟之人遥相呼应,更平添了不少情趣、韵味。只有这样写景才是活景,因为景中有了情,熔铸了人的情感。月亮升起后,江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说,白色的水气布满江面,水光和天接成一片。这仍旧是写江上之景,但显然与月出之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景緻不一样了。这里写的是横在江面上飘渺的水气,作者用“白露”来形容;与天相连的浩渺江水,作者用“水光”来形容。“白露”、“水光”都是月亮照射所形成的效果。作者在这里突出表现了在月光笼罩下的水面的状态。这是一种丹青也难描画的、朦胧迷惑之美,空灵、清虚之美。这种描写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只有他置身于梦幻般美妙意境之中时,才能产生超尘绝世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关照中,体验到现实生活里面所得不到的乐趣。于是他就情不自禁地向往起那绝对自由、理想的彼岸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原义一束苇草,可用来当筏,后用作小船代称。“一苇”出自《诗经·河广》篇,“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用一片苇叶就可渡河。“如”,往,去。“万顷”,本形容江面开阔,这里代替江面。“茫然”,无边无际,“凌万顷之茫然”,就是“凌茫然之万顷”的颠倒,这是因为押韵之故。韩愈《进学解》也有这样的句式,“寻坠绪之茫茫”,就是“寻茫茫之坠绪。”这两句是说,任凭一片苇叶似的小舟随意漂去,去越过那茫茫一代的宽阔海面。显然这里表达了作者要摆脱现实、追求自由的一种渴望。这时作者的精神似乎也能够脱离他的肉体而独立,产生了一种升天的幻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乎”,用来形容浩荡的天地之气。“如”,像。“飘飘乎”,用来形容身轻如飞的感觉。“冯虚御风”,腾空驾风而行。“冯”,凭。“虚”,太虚,天空。“御”,驾驭。“羽化”,道教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这几句说,两人好像借着浩荡的天地之气,腾空驾风而行,又好像飘飘然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身上生出羽衣,登天而成仙了。这是作者的想象,他驾着浩荡的天地之风,凌空飞翔,傲游于广大的宇宙空间,仿佛已离开了现实世界,而登天成仙了。这时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不平,都化为乌有,他享受到了心宁情释的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快感。这可能是作者泛游江上时,在一刹那间所产生的真实感受。这种感情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述过,但宣扬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知觉思想。在《大宗师》这篇里“游乎天地之易气”,也是凭借天地之气,傲游于宇宙空间的意思。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描写过这种感觉。“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也说的是精神与广大的宇宙相通之意。苏轼这段话,看来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的。这几句还可以和苏轼《中秋》词当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联系起来看,去体会其中的韵味。
    这一段写景,描绘出了一幅长江月夜图,境界开阔,诗意浓郁,很有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自然的静美境界与作者自身悠然自得心情的和谐一致。泛舟于江上的快乐,就是从这种景、情的和谐而得到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幻觉,只存在于一瞬之间;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所获得的快乐,也只能使作者暂时的忘却,而不是真正的摆脱。景与情的和谐一致,很快就被破坏了,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发生由乐而悲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