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光照文坛 千古不朽——读苏轼《前赤壁赋》(5)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纵观全篇,从写景角度 ,从月出写到月落,使全文写得浑然一体。从抒情角度 ,从“饮酒乐甚”写到“托遗响于悲风”,再写到“客喜而笑”。人物的感情,经历了乐、悲、喜这样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变。第2段写悲,是对第1段乐的否定;第3段写喜,又是对第2段的否定。经过这样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终于得到升华,内心矛盾也得到了解决。
    这篇文章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反映了苏轼出任黄州贬谪时期复杂的世界观。文章所写到的由乐而悲,又以喜作结的思想变化过程,简直可以看作他在这一时期思想感情演变过程的缩影。苏轼在这一时期陷入了出世还是入世的矛盾苦闷之中。
    他怎样来看待自己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呢?他对人生道路上挫折何以自处呢?面对着巨大的打击,他力图从悲观、颓丧的情绪里自拔、振作起来。这时给他精神以支撑的、熨平他心灵上创伤的,主要是佛家和道家的处世哲学。《前赤壁赋》里表现的“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这种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机械相对论的观点。苏轼在另一篇文章《韩尉公醉白堂集》里明确说:“方其欲行倒于一醉也,其得失、祸福、贵贱、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意思是说,当我因酒醉倒的时候,那么政治的得失,人生的祸福,地位的贵贱,才智的聪明愚蠢,都是差不多的,我与万物同化,而与大自然同游。这种思想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他把得与失,祸与福,贵与贱,贤与愚这些相对立的东西,视为一体,免除了他们之间的界限,把人也等同于万物,让自己的精神和自然、宇宙相通。这段话可以作为《前赤壁赋》的注脚。苏轼也是在黄州时期开始信奉佛教的。他在《黄州安国寺记》里说,“间一、二日,则往文香卜坐,身自省查,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无自落,表里肃然,无所辅立。”意思是,他在黄州时每隔一、二天,就要到当地安国寺烧香敬坐,自我反省。这时他进入一种境界,物我两忘,身心皆空,头脑完全清净,而种种人世烦恼都会消除,从内心到外界,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境地。《前赤壁赋》里所表现的那种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思想,正是道家和佛家思想相互融合在苏轼思想而起作用的东西。平心而论,苏轼从超然达观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虽身处逆境,仍就能够热爱生活,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对此我们应给予肯定。但他在现实挫折面前表现了一种与世无争、听任自然的思想,这是他人生态度消极的一面,因为带有浓重的虚无主义色彩。佛家、道家思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消极的。当然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也只能用这样一种哲学来应敷逆境,来求得自我解脱。以上归纳的思想可看作他积极积消极两个方面。
    《前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游的叙写来表达自己的宇宙人生见解。通过记述江山风月的清奇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以后,那种精神苦闷和自我排遣,在旷达超脱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感伤。作品虽然流露了一些虚无的现象和消极的情绪,反映了他深刻的思想矛盾,但也曲折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平的愤恨,表现了追求自我解放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文章写在苏轼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的第三年,当时他几乎丧失了人身自由,在这种极端困难、极端失意的情况下,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还是那么坦荡旷达,达观的处世,并能看到物我无尽的一面。因此《前赤壁赋》的确有积极意义。
    从艺术上看,《前赤壁赋》最可注意的有两点:
    一、本文做到了景、情、理三者的统一并融为一体。
    写景、抒情、说理在本文是有机统一的、密不可分的。这篇文章虽从记游写起,文章开头也一一交待了时间、地点、事由和人物,其实重点并不在记游,而是在辩论人生有什么意义。所以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哲理性。但我们读后会发现,苏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这种哲理并不是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思辨来表现的,作者所采用的是因景而生情,借景而寓理的巧妙手法展开议论的。这就使形象性和哲理性统一了起来。
    文章第1段描绘秋景,写“清风徐来,微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画一般的优美景色是为了引出作者感情来的,因景而生乐。这是因景生情。这种清明、澄澈的美妙境界,成为一时独立超然之情的基础。这段写景的意义远不仅于此,正如前人评论所,开头一段写到清风、明月、江水,这三者是一篇之张本。“张本”,复辟。作者不仅因景生情,而且借景寓理,用风、月、水这自然景物来为议论、说理部分复辟。有了这个基础,
    在第2段里客人的议论就用“羡长江之无穷”来扣住第1段的“水”,用“抱明月而长终”来扣第1段的“月”,用“托遗响于悲风”来扣第1段的“风”。这样就把一种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现实的景物,形象的表现出来。
    再看第3段,苏轼反驳一开始就用“客亦知水与月乎?”来个针锋相对。随之就用水和月就近设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道理。这样说理一点也不显得枯藻难懂。文章最后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知足长乐的人生态度。作者仍是信手拈来,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来代表大自然对受贬谪人的美好赐予。写来是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全文议论部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微妙的哲理和深厚的意蕴。写景部分使人生哲理呈现出生动可感的形象。这就是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统一。所以该文读起来,不仅有一种诗情画意之美,更有一种被大家所称道的理趣之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